次日,高應龍早早的出門去,那兩人也跟著他一起直到傍晚時分才回。當天晚上,兩人吃完飯就從高家離開了。齊瓊芳苦勸他們再住一晚。二人都說,他們已找好住處,日後長駐申城,多的是機會來打擾。齊瓊芳也就隨他們去了,派司機小馮送他們到住處。
高應龍在送走二人後,被一通電話叫走,叫走他的不是別人,而是金融界新貴顧羅生。高應龍在一次名流彙聚的舞會上結識了金融巨子顧羅生,兩人一見如故,成了朋友。顧羅生是顧家大少爺,顧俊賢最看重的嫡長子,他生性風流,人生得也英俊,因此女人緣極佳。
顧俊賢為了讓兒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在顧羅生十七歲的時候,就他送出國留學。六年後回國成了申城一家洋行的經理,次年成家,娶的是江都首富吳少康的千金吳清蘭。
這位吳小姐沒念過什麼書,中上等樣貌,裹著小腳,典型的舊社會女性。平常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在家時專注針織紡線,不通文墨,不懂附庸風雅,因而顧羅生初見她時便十分的不情願。這樁婚事是雙方父母在他們幼年時期就私自定下的,早年間顧俊賢遭難,幸得吳家出手相助,他便記下了這份恩情,發跡後與吳家一直交情甚好,才結為了兒女親家。後來顧羅生留洋回來曾向父母提出退婚,被顧俊賢一頓嗬斥,說他出國吃了幾兩黃油,就嫌棄人家姑娘沒文化、沒上過學。顧羅生拗不過父母,隻得作罷,娶歸娶,但愛不愛父母無法強迫,隻當是個閑人養著,自己照舊燈紅酒綠、眠花宿柳。因而結婚多年才得一子,取名顧青虯。
顧羅生雖生性風流,為人倒是極大方,行止見識不俗,對於生意場上的種種也是得心應手,洋行的經理職務他做的很出色,也因此結識了不少商界名流。初見高應龍時,便深受對方賞識推崇,經常一處品酒喝茶,言商論道,來往甚密。
顧青虯自小生得俊秀,聰明伶俐,頗得顧家長輩的喜歡。顧家家底雄厚,想與之結交的眾多豪門中,自然有不少想與之結親的,高家也不列外。高璐璐小姐與他從記事起就認識,經常一處念書玩耍,對於這個小他兩歲的小妹妹,顧青虯打心裏喜歡。又因兩家長輩有意向結為姻親,關係親密更比別人不同。
1927年春,顧家也在思安路置了一所花園洋房,顧羅生帶著一家老小搬進了這裏,此時他已娶了兩房姨太太。主母吳清蘭雖然覺得委屈,卻也不敢太抱怨,至少兒子爭氣讓她在這個家裏有一席之地。顧羅生對她不鹹不淡,卻也是以禮相待,並沒有刻薄她,再加上看重兒子,對她也偶有關心,因此,她隻一因操持家務,照顧公婆,搏個賢良的名聲。聽聞高家太太知書達理,馭夫有術,是個非常厲害的女人,因而對於兒子顧青虯和高璐璐小姐的親事,她比丈夫顧羅生更加期待。
閑暇時,經常帶著兒子出門溜達偶遇高家太太。這一日,顧青虯下學回來,看著還不到吃晚飯的時間,她便帶著兒子出門散步,穿過兩條林蔭小道,遠遠的就看到齊瓊芳也帶著兒子女兒們出門溜達。此時對方也看到了她們,還親切的走上前與她打招呼。與她往日見的那些富家太太果然不同,對於她這樣沒什麼見識的傳統女人,高太太沒有一絲輕慢鄙夷,仍舊尊敬有加以禮相待,這讓吳清蘭內心更加欣喜和安心。若不是兩家孩子太小,她恨不得立刻就讓他們完婚,好做定了這樁婚事。
“早聽聞姐姐收養了一棄嬰,想必就是這個孩子吧”,吳清蘭看了看傭人手裏抱著的嬰兒說道。
“正是呢,去年小年夜扔在我家門口,還是璐璐最先發現的,否則那麼冷的天兒說不定都凍死了。”齊瓊芳輕輕撫摸著嬰兒臉蛋說道。
“倒底是姐姐心慈仁善,也是這孩子的福氣,她才能活下來。若是換了旁人,就當前這樣的光景,恐怕自己都顧不過來,哪裏顧得了別人。”說著,從傭人手裏接過孩子,抱著逗她玩耍一回,邊誇道:“這孩子模樣真漂亮,白白嫩嫩的看著倒像是家生子。妹妹愚笨,隻會一些針線手藝,前段時間給我外甥女做衣服鞋子,多做了兩套,姐姐若是不嫌棄,就當是我送給這孩子的新年禮物吧”。說畢,便讓傭人回去取來。
齊瓊芳見她這麼熱心倒有些不好意思。她母家曾經也是高門顯貴,見過的珍品好物也不記其數,眼光自然不差,這位顧太太的手藝著實了得,比外麵的那些私人繡坊的看著更好些。
“常聽人說吳姐姐的廚藝精湛,沒想到繡工也如此了得,這樣的手藝在江都隻怕也不多見吧。”齊瓊芳拿著那小衣小鞋細看時,連連感歎道,誇得吳清蘭兩腮泛紅,十分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