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色黎明 1 血色蔓延.戰爭伊始(1 / 3)

公元1982年。

3月8日。

世界依舊是一如既往的和平。

但又似乎不是……

正所謂範登堡上空的硝煙依然未消,

而事實,確實如此——

在心靈部門摧毀了威脅蘇軍登陸部隊安全的和平守護者導彈後,複仇心切的世界蘇維埃聯軍終於發起了對美國的全麵進攻。

蘇軍兵分東西兩路,美國東部的紐約和華盛頓特區作為東部蘇軍登陸的主要地點,前者的目標是自由女神像和五角大樓,並以這兩座城市為跳板深入美國內陸。而後者西部蘇軍的首要任務則是從遠東橫穿大西洋奇襲北美防空司令部,其次是位於美國西部的舊金山,以及這座城市的主要象征——金門大橋。

然而這些並不是全部,蘇聯歐洲戰區的地麵部隊此時也開始向歐洲聯盟和中亞地區推進。而作為紅色國際首腦的兩名盟友這時開始響應了他們“偉大領袖”的號召——拉丁同盟正準備集合他的成員國從墨西哥入侵美國南部以配合蘇軍進攻。而為了策應蘇軍盟友,正在整軍備戰,其目的就是防止太平洋陣線向對歐洲、美洲發起突襲的蘇軍發動攻擊,以防止蘇軍陷入三線作戰的不利境地,等等等等……

在他們的率領下,整個世界陷入了狂暴的紅色浪潮之中,而美利堅,則成為了這場戰爭的主戰場。

不知道是被這突如其來的急報打得措手不及,還是長期作為世界領袖的優越感過度膨脹。美利堅出乎意料地失地,竟然任由紅色國際百萬軍隊在自己的國土上瘋狂肆虐。

或許,從和平的狀態突然轉入全麵戰爭,根本來不及整合所有的軍隊,又遭到好幾個大國組成的龐大軍事聯盟的瘋狂摧殘,別說是像美利堅這樣的超級大國、世界霸主,這樣的場麵,就算是這次戰爭的始作俑者蘇聯來麵對,恐怕都會有點力不從心吧。

“轟!!!”蘇軍裝甲師重炮肆虐的咆哮近乎響徹雲霄,不停地落入城市內,濃煙滾滾,火光衝天,大火連綿,火勢難以遏製。

主炮擊中房屋,將一棟棟房屋的主體撕成了碎片。

圍牆倒塌,碎磚與瓦礫四處飛濺。

大量的蘇軍士兵從野牛運輸艇和破壞神載具上走下,迅速組成隊伍,開始配合坦克展開了對城市的進攻。

但駐守城市外圍的國民警衛隊也不是吃素的,盡管國民警備隊聽名字並非是什麼正常軍隊,但是這些人可是實打實的正規軍,隸屬於各州政府的國民警備隊配備了包括坦克和飛機在內的各種重武器,而征召於各州民兵的他們也對於保衛家鄉有著充足的熱情。

但是由於蘇軍的襲擊來的過於突然,而平時為了節約經費,很多大型武器都封存在了軍械庫,防線也構築的十分倉促,麵對來勢洶洶的蘇軍,經曆過二次大戰的軍官並沒有能守住登陸點的信心。但是能拖一點時間是一點時間,他們要為後續部隊構築防禦陣地爭取時間。

於是,在軍官的牽頭下,防線上的國民警衛隊立即開始了對登陸蘇軍的打擊。

但是他們的這點火力在全副武裝的蘇軍眼裏就好像小孩子過家家一樣。

局勢不僅沒有得到控製,反而更加混亂起來。

在看到這群勢單力薄,甚至連一門步兵炮都沒有的國民警衛隊也妄圖阻止自己進入城市後,蘇軍的登陸部隊頓時憤怒起來,瞬間就將這些勢單力孤的警衛隊徹底吞沒了。

槍聲、炮聲、呐喊聲、嘶吼聲、痛苦的呻///吟聲、淒厲的哀嚎聲在城市上空經久不衰,打破了紐約原本的繁華與平和,整座城市全部都陷入了混亂之中,而在這種情況下,軍紀是很難得到約束的,每次戰爭中的平民傷亡想必就是這麼來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