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此開卷第一章也,作者自雲……
哦,不,不是作者自雲,而是本書的主人公宣王尚若缺,他現在被囚在監獄裏。
王爵已被削了,官職,當然也被罷了。
罪名是,他圖謀起兵造反。
誰都知道,圖謀造反,是大罪!是重罪!
被抓了下獄,那他的生命,想都不用想,已然走到了盡頭。
等待他的若不是淩遲,也將會是斬首,或腰斬。
………………
詩曰:
絳幘雞人報曉籌,尚衣方進翠雲裘。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臨仙掌動,香煙欲傍袞龍浮。
朝罷須裁五色詔,佩聲歸到鳳池頭。
………………
驚曉,重諾洲,重諾洲東部的重諾地區,大寧帝國。
京都,北陽城,五更三點,大寧帝國16歲的皇帝唐肅,駕坐紫宸殿,受百官朝賀,但見:
祥雲迷鳳閣,瑞氣罩龍樓。
含煙禦柳拂旌旗,帶露宮花迎劍戟。
天香影裏,玉簪珠履聚丹墀;
仙樂聲中,繡襖錦衣扶禦駕。
珍珠簾卷,黃金殿上現金輿;
鳳尾扇開,白玉階前停寶輦。
隱隱淨鞭三下響,層層文武兩班齊。
百官山呼萬歲萬歲萬萬歲後,又對著禦座後的簾子裏麵的薛太後,山呼千歲千歲千千歲。
不過,每次上朝,薛太後聽到百官,對皇帝山呼萬歲萬歲萬萬歲後,再呼她千歲千歲千千歲時,她總忍不住,要冷哼一聲。
這十六歲的皇帝唐肅,明麵上是她的親生兒子,可其實並不是,和他一點血緣關係都沒有。
這當然是一個秘密,而知道這個秘密的,這世上隻有三個人:一個當然是她自己,另外兩個,是她最心腹的心腹。
當年,薛太後入宮之後,雖一直得明宗皇帝寵幸,可一直沒誕下皇子,生出的全是公主。
大寧,恢複了慘無人道的人殉。
皇帝死後,許多宮女、嬪妃,都要殉葬;而殉葬的嬪妃,一般都是一無所出的。
所以,這大寧後宮,嬪妃能誕下孩子,即便是公主,也是值得慶幸的;至少以後的人殉,就沒有她的份了。
當然了,若她的命,比皇帝的命還短,那就另說了。
薛太後接連誕下了三個公主,雖她對自己的這三個公主,都很寵愛;但要穩固在後宮的地位,必須得有個皇子。
是以,待第四次有孕後,為了萬無一失,她做了一個非常痛苦的決定:若這次,還是個公主,那就隻得對不起這個女兒了……
她做出了這個痛苦的決定後,心情便一直很鬱鬱,常常暗自看著自己漸漸大起來的腹部垂淚。
“唉,若你還是個公主,那母妃……母妃就要對不住你了……對不住你了……母妃也是沒有辦法啊,也是無可奈何啊!”
當臨盆時,生下的又是一個公主,薛太後當時的心,如針紮般刺痛;眼淚止不住的往下流,可又無可奈何,無可奈何。
她的心腹,便馬上把這剛出生的公主,抱走了。
另一個心腹,便抱來一個已準備好的、也是剛出生的男嬰。
當時,薛太後第一眼看見那男嬰,就說不出的討厭、厭惡,甚至恨。
但也沒有辦法,就是再討厭、厭惡,以後,也要把他當成自己的親生兒子來養。
這個抱來的嬰兒,就是現在的皇帝唐肅。
薛太後,那時,也正因為有了皇子,很快,便被明宗皇帝立為皇後。
…………
當下,殿頭官喝道:“有事出班早奏,無事卷簾退朝。”
簾子後的薛太後,見無人奏事,便道:“既無人奏事,那就退朝吧。”
皇帝唐肅忽道:“母後,齊左都禦史有事奏。”
薛太後冷哼一聲,道:“他有事奏,他自己有嘴,他會說;不用皇帝你多嘴。你好好的坐著就是了。”
左都禦史齊仕鵬奏道:“說宣王尚若缺圖謀造反,這根本就是子虛烏有!就是……就是誣陷!毀了他,就是毀我大寧之萬裏長城!”
薛太後聽了,禁不住拍案而起,怒喝道:“齊左都禦史,你真的好大的膽!真以為哀家不敢殺你麼!”
齊仕鵬毫不畏懼,反而,越加的勇敢,越加的敢說,大聲道:“婦寺幹政,乃取亂之象!太後你應當退簾還政,安居後宮,頤養天年!想我明宗帝在位時,朝野上下,那是一片祥和。我大寧,眼看就要中興……唉!卻不料明宗帝中興之業未半,便中道崩殂!而太後你,執政以來,不但不能繼明宗之業,反而,還把明宗朝留下來的賢臣良將,不是罷免,就是殺害,排除異己,大肆任用你薛家的人。現在,連我大寧之萬裏長城宣王尚若缺,你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