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故事(1 / 2)

周惠然想說程天的作文也不太好,因為她聽到的不是有趣的事,而是一個故事,十分老套,十分動人。

程天就讀的縣一中是一所省級重點中學,學風嚴謹,成果豐碩,數年來高考上線率本科率狂甩周邊縣市同類學校幾條長街。同是一個地區的同級別學校,鄰縣各校當然不服,全都鉚足了勁想在新的一年裏長江後浪推前浪,青出於藍勝於藍。一中榮譽室的獎杯越擺越多,學校領導的壓力越來越大,學生的自習越來越長,教材知識也越拓越深。

學校-家裏,家裏-學校,每個學生都在知識的海洋奮勇向前,生怕一不小心掉了隊抑或是腿抽筋活活淹死。程天以為這種規律又略顯枯燥的生活會持續到畢業,直到樂小雅的出現。

高二開學不久,秋天,空氣中暑熱未消。班裏來了個新同學,高子很高,皮膚很白,總之漂亮就對了,這就是樂小雅。原來的同學都有固定的位置,加之她個子也高,所以直接被安排坐在了最後一排,也就是程天的後麵。

樂小雅之前在鄰縣的一個鎮上就讀,這次轉學完全是因為在政府工作的母親工作調動。同在一市,縣與縣之前的教學進度是差不多,但樂小雅從鎮中到縣中,差距還是不言而喻。

沒多久的一次數學課,樂小雅被點名到黑板前做題,題目比較難,是課堂知識的拓展,樂小雅一臉懵,絞盡腦汁連半點思路都沒找到。

數學老師是位女士,看著溫柔,實則十分嚴厲。她看著樂小雅扭扭捏捏總是下不了筆問:“你課前預習都沒有?”

樂小雅點頭。

“那你怎麼預習成這樣的?”這句話質疑意思就很明顯了。

樂小雅不知道如何回,這老師終於想起來自己抽到的是位轉學生,於是補了一句:“鎮上學校把教材上完就算,幾十分的深難題拱手就還給命題老師可不行。既然來到了我們一中,你就得按一中的要求來,不能枉作一中人?”

十六七的小女生,臉皮總是很薄。程天看到樂小雅走下講台的時候,眼尾發紅,沒有滴落的淚水把原本深棕色的眼珠染得漆黑。

正如周惠然之前觀察得出的結論:程天這人話不多,但內心熱忱。他看樂小雅的樣子,突然就起了好心:隨手扯了半張稿紙,寫了一行字,放在樂小雅的桌子上。

樂小雅拿過來一看,工工整整一排字:不會的可以問我們。

雖說紙條上寫的是我們,但大多時間給樂小雅講題的是程天,以致後來樂小雅有問題也隻會找程天。樂小雅的學習跟上來了,隨之而來的還有兩人間朦朧的歡喜,這種狀態持續到了高二的尾巴,初夏,一年裏最好的時節之一。

那天,他們相約去縣裏最大的博學書店挑了幾本輔導書。回來經過青年廣場的時候,有個留著長發的青年抱著吉他正唱一首beyong的《喜歡你》。

“喜歡你,那雙眼動人,笑聲更迷人……”樂小雅跟著青年哼唱,盯著程天沒有挪眼,就這麼簡單。

大家都說藝術來源於生活,真正經曆的人卻知道生活遠比電視劇更為狗血。

不久後的一個晚上,小雅媽媽處理完一件轄區內的突發事件極度疲倦地回到家裏,帶著許久沒有關注女兒學業的內疚打開了樂小雅的臥室。

她撚了撚女兒的被角轉頭看見樂小雅的筆袋還躺在書桌上,好心要幫她收起,沒想就在背包裏看到了一本包好的筆記本,格紋紙上畫了兩顆愛心,上麵寫著:給最好的程天!

小雅媽媽站了好幾分鍾,最後拿走了那個本子。

第二天樂小雅起床,看見茶幾上擺著熟悉的禮物,而媽媽披著塊毯子蜷縮在沙發上看著她。

她走過去,小聲地叫了一聲:“媽媽。”

對麵的人一看這是明顯的心虛,更加篤定了內心的猜測:“這是送給你喜歡的男生的?”

樂小雅想了一下,很認真地回話:“是。我覺得他很好,願意為我花時間。要不是他幫我補習,我可能一直在班裏拖後腿,而我現在都快到中遊了。你不也一直說我進步很大嗎?”

小雅媽媽愣了好一會兒什麼話都沒有說,隻是揮手示意她該去早自習了。

樂小雅卻很明白這隻是表麵的風平浪靜。

忐忑中,迎來了高二暑假。學校安排了一個月的補課,結束了高中三年的全部課程。

放假的那天樂小雅覺得那件事可能就真的過去了,但她回到家裏,發現家裏有一個客人。憑借近幾年點點滴滴的記憶的,她想起了這是媽媽的中學好友賀阿姨。

小雅媽媽正在廚房準備晚餐,賀阿姨就摸著她的腦袋說:“你媽媽從一個頂職工人開始,一邊工作一邊學習,終於走到了領導崗位。在你很小的時候本有更好的機會,她卻說要親自看著你走路、教你吃飯,這些年對你的學習生活上的照顧更是細無巨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