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公元前231年(秦王政十六年)大秦正式開始舉兵逐鹿天下開始,魏國就一直在秦國的壓迫之下苟延殘喘的存活著。早在秦王政十六年,魏景湣王就曾命人向嬴政獻上麗邑以求得秦國的緩兵。當時的秦國正在籌備大軍準備進攻趙國,不想分散兵力攻魏,也就接受了魏景湣王的獻地。這樣就又讓魏國苟延殘喘了數年,魏國無力與秦對抗也不想和秦國發生交戰;但嬴政的目標是天下,自然是將魏國包含在內。
終於,在公元前225年(秦王政二十二年)嬴政將逐鹿天下的戰火燒到了魏國。
相較於韓國,魏國雖地域廣闊。但,軍事方麵卻一項都因為受到秦國的壓製和幹擾,從而導致軍事方麵一直無法發展,甚至是一年不如一年;直至如今軍事方麵已經可以說是名存實亡了。
由於魏國勢力不濟,對大秦的鐵騎絲毫構不成威脅。從而此次伐魏,嬴政並沒有讓身經百戰的王翦、蒙武等人掛帥;反倒是讓初出茅廬的年輕將領王賁領兵二十萬,前往伐韓意圖攻陷魏都大梁(今河南開封)。
王賁雖是初出茅廬,但在無比強勁的大秦鐵騎的配合下一樣是長驅直入,所到之處盡皆淪陷,僅僅兩個月便率領大軍包圍了魏都大梁。想要攻陷魏都大梁談何容易?魏國雖無什麼厲害的大將;但,魏都大梁城防經過多年修建,異常堅固,秦軍根本無法將其攻陷。
在此期間,王賁也曾想過要將魏都大梁團團圍住,斷水斷糧。但大梁可是極其富庶的地方,糧草的儲備足夠整個魏都用上兩年多,最後也隻好將這個方案作罷。斷其糧草肯定是行不通了,而且自己這邊的糧草也並不充裕,最多也就隻能支撐半年的時間,若要和魏王耗時間自己必然不是對手,況且此時如果從秦國向這個輸送糧草必定費時費力,也絕非破城之上策。
如此一來隻得強行破城了。此時的秦軍早已聚集在了大梁城外,王賁一聲令下先頭部隊支起盾牌擋在前方,中間一部分則抬著雲梯往前衝鋒,而在軍隊最前方的便是用來撞擊城門的巨大樹木;最後一排便是此次強攻大梁的重心所在“巨型投石器”。投石器威力巨大,時常被用於攻城,可以摧毀城牆和建築物;雖然王賁並不想讓這座天下聞名的富庶之地就此變為廢墟,但久攻不下也隻能如此了。
先頭部隊頂著箭雨和不住砸下來的亂石,不斷的往前邁進城牆已然近在眼前,後方的雲梯也已經搭在了城牆之上。冒著魏軍的箭雨和亂石,將士們不懼一切的順著雲梯攀爬,城樓上除了掉落的亂石箭雨便是攀爬雲梯的將士們,攻城持續了約兩個時辰,大秦士卒死傷無數隻得暫時撤軍;由“巨型投石器”輪番轟炸。
巨型投石器擲出的巨石,轟擊在大梁的城牆上,城牆上眾多的魏軍被巨石擊中碾壓致死。連續半個時辰的連番轟炸,大梁城牆始終沒有被擊垮,僅僅隻有一些個別的地方出現了小小的開裂罷了。沒有辦法,此次攻城戰也隻好就此作罷。無計可施的王賁,在屢次攻城失敗的打擊下來到了距離大梁不遠的鴻溝(大家應該不會陌生,項羽劉邦當年約定兩分天下就是以鴻溝為界的)望著奔流不息的滔滔湖水,王賁沉默了他不知道還能有什麼辦法能攻破大梁,即便是連破壞性最強的巨型投石器也不起作用,究竟還有什麼東西破壞性能超越巨型投石器?惆悵之際,隻見不遠處的湖麵上漂浮著一塊木片,看樣子應該是房屋的一部分。突然,王賁笑了,笑的那麼豪邁,或許他已經想到了攻破大梁的辦法了。翌日,王賁下令所有人延鴻溝和黃河(也在大梁附近,沒辦法啊曆史就是這麼巧)開鑿出渠道,似乎是想要將兩條流域的水引致大梁城,來一場“水淹七軍”。魏國都城大梁,王宮內:“報”探子來報。魏王道:“速速報來”“回稟大王,秦國主帥王賁不知為何,命手下二十萬大軍沿鴻溝和黃河兩大流域,日夜不停開鑿河道,似乎是要將兩條河的水流引致市民地方。”探子道。魏王沒有太多的話語,隻是表情變得略顯緊張了些許:“再探”“是,大王”說完,探子再次匆忙離開了王宮。探子離開之後,魏王的表情似乎從緊張變得有些害怕,言語慌張的望向大殿下的文武百官:“眾卿,有何看法?”“臣以為,王賁有此舉動必然是想要利用黃河與鴻溝兩大流域之水衝垮我大梁城牆。如此便無需太過擔憂,大梁城牆堅固,加之城內擁有著很好的預防洪水的地下河道,如此便萬無一失。”魏國丞相道。魏王長歎一聲,明顯有著不安的情緒在裏麵:“事情絕非如此簡單,況且黃河以及鴻溝兩大流域的水量,絕非是一般建築物所能抵擋的了的”“若是如此,大王可命人在城牆四周進行加固,借此來防止水的衝擊”丞相又道。明顯的不安自魏王的臉上表露無遺:“當下也隻能如此了”加固城牆的工程當下便正式開始了實施,但由於材料的不足,魏王隻好將自己的宮殿拆了,來補足加固城牆的材料空缺;魏王為了能夠盡快的完成此項工程,便將剩餘的兵力全部投入了進去,短短十數日便完成了此項工程。原本就固若金湯的大梁城牆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固,已經到了真正的可以說是牢不可破了;同時,王賁“水淹七軍”的計劃也已經漸漸接近尾聲了,加固後的城牆究竟能否經得起流水的考驗呢?答案貌似是不可能。況且,王賁之所以要開鑿河道並非是為了要製造衝擊力極強的水流,而是為了用來浸泡城牆的。就是這樣,王賁將黃河和鴻溝的水一起引致大梁城,將整個大梁都浸泡在了一片汪洋之中。還真別說,大梁城牆還真是固若金湯牢不可破,連續被水浸泡了好幾天都沒有出現倒塌的現象。但話說回來,似乎還沒有什麼東西是水流所無法摧毀的;終於在經過一個多月洪水的浸泡之後,大梁城牆應聲倒地。失去大梁城牆這道屏障的魏國國都已然是秦國的囊中之物了,魏王也隻得投降秦國。公元前225年(秦王政二十二年)魏國宣告滅亡。至此,魏國成為第上個被秦所滅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