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君王多疑(1 / 1)

“怎麼?眾愛卿均無他法?”帝王淡漠的聲音從高處傳來打破了大殿之中的沉寂。聞言眾大臣紛紛冒出了一身冷汗,卻無一人敢站出來回答帝王。

緊接著又聽得一聲冷哼:“一個個的拿著朕的俸祿,卻不能為朕解憂,朕要你們又有何用?”

朝臣們顫顫巍巍的跪了一地,齊齊的說道:“臣等無能”

衛帝看著一眾臣子,正欲張口時,

其中一大臣鬥膽道:“皇上,臣有一法。”

見帝王臉上並無不悅這才又繼續地說道:“現正值秋冬交替之際,大厲國地處西北本就物資匱乏,而我晉國位於大厲國南物產豐富,但我朝剛與楚國一戰元氣大傷,正是需要喘息之時,大厲國王也正是瞅準了這個時機才舉兵南下擾我邶陽,但若我們此時主動獻出物資表以和解,相信大厲國王也不會拒絕的”說話的正是鴻臚寺少卿徐臨風。

“哼”又是一聲冷哼,英國公蔡愈朝著天子拱手道:“皇上,老臣認為不妥,今我獻以物資表和解,明朝又當如何?難不成年年都獻以物產叫天下人恥笑我堂堂晉國竟向大厲的摩鐸格瓦小兒俯首稱臣。爾等是軟蛋子,我蔡愈不是!”

徐臨風被英國公的一番話燥的麵紅耳赤,梗著脖子朝衛帝拱手道:“皇上明鑒,臣並非這個意思,隻是眼下不宜起戰,為今之計是和解,等我國得以喘息再發兵聲討也不怕他大厲國。”

“我晉國兵強馬壯,何懼他大厲國!”又是一個武將反駁的聲音。

朝堂上頓時一片吵鬧,文官主和,嘲諷武官莽夫不懂計謀,武官主戰嘲諷文官懦夫不敢與之反抗。

此言一出,大厲國愛咋咋地!現在文武官員隻想互相問候祖宗。

衛帝突然就不想說話了,揉了揉太陽穴,他覺得有些頭疼,甚至覺得他們吵鬧。

雖說平日裏朝堂上衛帝也樂得坐山觀虎鬥,可眼下確實實在不是看戲的好時機,一聲怒喝:“夠了!你們當朕的金鑾殿是什麼?菜市場嗎?嗚嗚渣渣的,還有一點朝廷官員的樣子嗎?你們讀的聖賢書呢?讀狗肚子裏去了?還有你們……”

皇帝指向一派噤若寒蟬的武官們,隻得歎息一聲:“罷了,你們是真的沒有讀過聖賢書!”

作為兩朝元老級別的英國公自然是不怕的,朝著天子道:“皇上,老臣當年可是文狀元出身的武將軍”

皇帝:“………”

大臣:“………”

“皇上,臣自請領兵十五萬出征邶陽。”這是鎮國大將軍沈越從上朝開始說的第一句話。

“沈將軍乃我晉國的戰神,若是由沈將軍出征邶陽,定能戰無不勝。”

“是啊是啊,沈將軍剛大勝楚國,士氣高漲之時,若由沈將軍帶兵北上,自然是最好不過的”

“臣等附議”

“臣附議”

“…………”

皇帝沉默的看著沈越,晉國與楚國一戰長達十個月,最終以沈越奪楚國四座城池勝利告終,雖然勝了,可是期間耗費的財力物力也不少。

十日前沈越班師回朝,封為鎮國將軍,如今若再由沈越出征,隻怕是世人隻知晉國有沈越了。做為一個帝王是從來不會允許一個臣子的威望比他還要高的。

“此事還需從長計議,容朕想想。”緊接著內侍喊了一聲“退朝”。

眾臣也知道帝王雖然說是考慮,其實答案已經出來了。

衛帝回到禦書房後,陷入了沉思:沈越剛打了勝仗,此時民間對於沈越的評價也很高,且封了鎮國大將軍也已是位高權重了,若是在贏得了勝利,他又如何封賞這位大將軍?

別說普通老百姓,就是剛剛朝堂上沈越說完後那一聲聲的臣附議,不得不讓衛帝多想…帝王的疑心從來都不是沒有道理的。

蕭貴妃一進來就看到了帝王沉思的樣子,端著參湯款款的走向衛帝:“皇上,您在想什麼呢?都入了迷?”說著就將參湯放置案桌上,帝王順勢將美人拉至懷中,在美人的脖頸處狠狠的嗅了兩口,才將今日朝堂上的事以及自己心裏的憂慮說給美人聽。

蕭貴妃眸光微轉,笑盈盈地對帝王說道:“這有何難,皇上不封那個沈越做主帥不就好了?”

“哦?”衛帝一臉的興趣盎然盯著自己懷中的愛妃,等著她的下文。

“臣妾的父親曾經也是行軍打仗之人,如今雖然無事賦閑家中,卻也日日教我那哥哥行軍打仗的要領呢,若是此次哥哥能和沈將軍一起出征也是再好不過了,”

衛帝哈哈笑了起來,甚是愉快,不愧是他的解語花。大手一揮,屏退了左右,此事有解了。接著室內就傳出了美人嬌滴滴的笑聲,片刻後又傳出了曖昧的,不可言說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