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也都佩服黃忠這員敵手,紛紛讚同。唯獨呂布不忿,低頭不語,麵色鐵青。
曹操知道,黃忠南退不過是權宜之計,如果劉表發兵援助,自己就不得不讓於禁撤回。那黃忠必然再來。
所以片刻不做遲疑,即刻出兵,直臨新野。新野守將於固是袁術部將,也早知道袁術依然身死。隻是看不明白究竟黃忠和曹操誰能取勝,所以也不知道該投降哪一方。
這下見曹操大軍臨城,知道準時黃忠退了。趕緊傳令,四城豎起降旗。帶領手下兵丁將校,一同出城,拜服於道,叩首請降。曹操兵不血刃,取下新野,盡得袁術餘眾。
這個結果在黃忠意料之中,早已發快馬回襄陽,向劉表請求增援。劉表看了黃忠戰表,也不感到意外。
本來黃忠隻是作為前部,隻有五萬兵馬,意在牽製曹仁。曹操大兵親臨,分兵壓製,黃忠後退,一點毛病也沒有。
劉表原本的打算是在曹操大軍出許昌之前,自己領大隊兵馬先到,取下新野,據城固守,以擋曹操。
但沒想到軍糧備辦不利,以致出兵時機一再拖延,反倒讓曹操先占了新野。劉表一氣之下,傳令督糧官,三日內若不將糧草輜重完備,必斬不赦。
這一下倒是奏效,第三日沒過,督糧官趙勝便將軍糧輜重備辦完善,廳堂交令。
劉表怒氣稍平,即刻命徐盛、丁奉二將點調兵馬,準備出征,與曹操爭奪新野。
二將皆了令箭,剛要轉身,廳外一名親隨急跑上堂,跪地報道:“啟稟主公,宜都傳來緊急軍情”。
劉表一驚,急忙展開軍報,一看之下,麵色大變。原來劉備使任張任為大將、法正為參軍、龐德為合後、馬超為先鋒,起二十萬川軍,進駐永安,其意甚是不善。
這一報不亞於晴天霹靂,劉表最擔心的就是劉備。曹操雖然實力強大,但是畢竟還有漢水可守。就算萬一據守不住,還可以暫退荊南,依托長江天險。
而對付劉備可就不同了。川軍出巴東攻打荊州,那是一路坦途,地麵開闊;但是要從荊州出兵打西川,那可是一路崎嶇,山嶺縱橫,幾乎不可能。
所以,劉備對於劉表的優勢極大,進可長驅大進、退則固若金湯。劉表一聽劉備二十萬兵馬屯紮巴東,哪裏還敢再去想新野的事。急忙發快馬出城,召黃忠回軍,拱衛荊州。
劉表知道劉備圖謀不軌,曹操自然也不可能不知道川軍進臨秭歸。大為欣喜,即刻傳令,讓於禁渡河西進,防止黃忠急退。
黃忠剛剛接到劉表的召回軍令,馬上又接連收到斥候回報,曹操領大軍出新野,臨近本營;於禁也兵渡比水,自東而來。
黃忠大驚,急忙傳令,舍棄一切糧草輜重,集合兵馬,往南急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