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兩路使張頜和高覽各領一路兵馬,出莒縣往西,一同攻打曆城,剿除關羽;
第四路令顏良領一軍,出臨濟南進,直取臨淄。
遠路斥候得了消息,火速報到曆城。關羽聽罷,哈哈大笑,“袁紹小兒,果不出某之所料。周泰聽令!”
“末將在!”
“曆城以南五十裏處有一開闊地麵,地當南進要路,臧霸必於此處安營,以截我之退路。此地再南十裏許,有一山,名喚藥山。你即刻領本部兵馬,往此山中埋伏。臧霸以為我軍俱在城中,必然輕而不備。你趁他安營紮寨,人馬懈怠之時,突出擊之!”
“得令!”
周泰上前接令,轉身離帳,自去領兵埋伏。關羽又持一令箭在手,“張虜聽令!”
“末將在!”
“臧霸若敗,必將原路退回。土鼓以西三十裏許有山,左曰糸山、右曰白馬山,二山之間僅有一路可通,乃臧霸一軍所必經之地。你可領麾下兵馬分兩路埋伏,其一路伏於穀口,放臧霸敗軍入穀,不可驚動。另一路於縱深處塞斷道路,伏於半山高處,多置弓弩檑木。待臧霸入穀之後,突出擊之。臧霸若見道路阻斷,必然回撤。待其退到出口之時,穀口伏兵盡出,與穀內伏兵兩麵夾擊。縱然不將臧霸一軍殺絕殺盡,也必折其大半!”
“得令!”
“周倉聽令!”
“末將在!”
“曆城地小城狹,不堪固守。張頜高覽兩軍又兵馬眾多,必來圍城。我親領大軍伏於城外,你領麾下兵馬堅守城牆。待敵軍大部攻臨城下之時,你即可點燃信炮。炮聲一響,我便領兵殺出,擊敵之後。你可聚集兵馬,由東門殺出,擊之於前。兩路夾攻,必可大破之!”
“得令!”
周倉抱拳拱手,上前接了令箭,轉身離帳,自去安排兵馬號炮。
安排妥當,關羽暗暗冷笑,“袁紹小兒,若非我大哥有言在先,不叫與你鏖戰。便是你五十萬兵馬,某亦不懼。如今區區三路兵馬,能奈我何?且先殺你三路,叫你知道關某手段!”
袁紹這樣安排,確實正中關羽下懷。曆城低處青州西陲,要是舉大軍征討,耗時費力,會打亂整個計劃。但是這樣派小股兵馬來交戰,在關羽看來就是送人頭。
臧霸奉袁紹軍令,帶領三萬兵馬由莒縣向南,阻擋關羽退路。因為袁紹軍令緊急,臧霸領著這一路兵馬,一路急行軍,跑了八十多裏,才到戰略地點。
騎馬的將校騎兵倒沒什麼影響,但是步兵可就不行了,一個個累的上氣不接下氣。
臧霸剛傳令原地紮營,呼啦一下就歪倒一片。臧霸倒也挺體恤下情,覺得反正張頜高覽兩軍比自己遠很多,就算關羽逃跑,至少也得等那兩路兵馬到了曆城以後。
所以也心裏也不著急,幹脆放任士兵先休息一會兒。
臧霸自己也顛簸一路,索性讓隨身侍衛臨時搭了幾個床板,跟幾個將校一起,先休息一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