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完畢,高雲便帶幾個姑娘一起來到科場。姑娘家的基本都喜歡歌舞詞賦什麼的,高雲便直接帶她們來到了文事科場。
文事科場分文科場和藝科場兩場,高雲本來是帶姑娘們去藝科場看風挽月選兵的。但是在經過文科場門外的時候,老遠便聽見裏麵有人在爭論。
高雲便停下了腳步,仔細聆聽。
其中有一個是主考趙宇的聲音,說道:“當今律法乃大漢開國丞相蕭何,依高祖之意而訂,至今已行數百載。昔日暴秦失道,生靈塗炭。高祖斬蛇起義,蕩滅暴秦,便以此法,天下百姓安居樂業。閣下年紀輕輕,卻對先賢嘔心瀝血所創之律法出言不遜,莫非閣下自以為才比蕭何丞相乎?”
另外一人哈哈大笑,說道:“閣下此言大謬,縱觀曆朝曆代,以變法而興邦者比比皆是。春秋魯宣公一十五年,魯國改製,遍行初畝,數年之內,使魯國大盛;周莊王一十二年,齊桓公以管仲為相,大改古約,行‘國野分治’之略,施‘井田疇均’並‘相地而衰征’之法。齊國由是強盛,終成霸業;秦孝公五年,商鞅燔詩書而明法令,使秦國百業大興,國力積厚,方有始皇帝一統天下之豐功偉業;豈有法不可改之理乎?再者足下所言在下年紀輕輕,然秦甘羅十二歲身居太宰,在下年已一十七歲,豈不足與閣下辯乎?”
“好!說得好!哈哈哈哈!”,高雲聽到這裏,心潮澎湃,忍不住大聲叫好,推門而進。
趙宇一見高雲來到,急忙下拜,口稱主公。高雲略微一笑,讓趙宇起來。轉身觀瞧那答辯之人,此人身高八尺、麵如冠玉、長臉短髯,著白衣,風姿飄灑,器宇軒昂。
這男子聽趙宇稱高雲為主公,自然猜到這當麵的是誰,趕緊拱手下拜,說道:“在下拜見虎威將軍”。
高雲伸手攙扶,讓那人免禮,又問道:“方才聽足下所言,字字珠璣,振聾發聵。足下年紀輕輕,卻有如此見識,實屬難能可貴。敢問足下貴姓”。
“哦,回稟將軍,在下複姓諸葛,單名瑾,小字子瑜。乃是將軍治下之民,祖居琅琊陽都。聞聽將軍開科選士,特來應考。”
“噢!!”高雲猛然一醒,心說:“難怪了,諸葛瑾是三國中的一個奇才,隻不過被演藝弱化了。難怪十七歲就有這樣的見識。”
想到這裏,高雲笑道:“嗬嗬,原來是子瑜先生。方才先生所言,頗為精妙,多有與我心意相合之處。科場內圍乃是我虎威軍大營,先生可否隨我到營中一敘?”
諸葛瑾連忙拱手稱謝,隨高雲來到大營。
高雲雖然從史料中知道諸葛瑾是個奇才,但是畢竟這時候諸葛瑾才隻有十七歲。高雲想對他委以重任,但是又怕他還太年輕,不知道究竟有什麼樣的才學。所以高雲才帶他到營內,詳細的詢問。
一番談論下來,不由得高雲暗暗稱讚。無論天文地理、諸子百家、政令律法、行軍謀略,諸葛瑾是無一不通、無一不精,字字珠璣,句句扼要。聽的高雲大喜過望,心想:“果然是有誌不在年高,諸葛瑾不愧當世奇才,看來是我多慮了”。
確定了諸葛瑾的才華,高雲才提起一件更重要的事來,問諸葛瑾道:“子瑜先生確有大才,本公必當委以重任。敢問先生家中還有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