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生計問題(1 / 3)

“你就是龍居士?看來鐵鞋踏破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你也改頭換麵了!”圓明一陣驚喜,老友重逢,真是有緣千裏來相會。

翠微山,一個深夜裏,一輪圓月朗照。那時的龍行遊於青山綠水之中,特別是圓月之夜,更是在深山靜處一心休歇的好時節。師父說過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如果得個休歇處,依然見山隻是山,見水隻是水。修行第一步是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山本是山,水本是水,這是常人的常識,但是在修行者看來一切都是虛幻,因為假以時日,滄海桑田,原來的山與水隨著時空的轉換將不複存在。所以佛法講求的就是要看破這種根深蒂固的實有,化實有為虛幻。但好夢由來最難醒,誰能真正看破看下呢?當然也有人常自稱能放下一切,可金錢美女現前時就目不轉睛了。即使有些已經舍離了世間名利,但是一看到珍奇的書畫,或遇到難解的棋局,不知不覺又迷了進去,真正能看破的少而又少。

那時的龍行剛好已經過了第一步,找到大休大歇之處,不再為物質和精神的兩重世界而驛動情懷。心之所至,身即隨之,他不知不覺到來到了翠微山,徒步登上這個風雅勝處。正在專心行走之間,他看見了一座茅屋裏有一點閃光,竟是修行發出的自性之光,想不到這翠微山裏竟還有修行的高人,龍行頓然又平增了更多的興趣。他輕步而上,很快靠近了這座小茅屋。輕叩門扉,門應聲而開,裏麵坐著一個出家人,圓圓的腦袋,胖乎乎的身材。一看這個樣子就知道是個心寬之人。他慢慢走近,這個出家人正在靜坐。龍行此時也算是個行家了,一睹之下,看到這個老和尚功夫走入了歧途。

他拿起這個出家人身邊的引磬,叮噹三聲,把入定的僧人喚醒過來!老僧睜開眼睛看到眼前的年青人,目光中透出一遍茫然。

“阿彌陀佛,師父,你的用功好象不對勁啊,你這是木石之定,以致你現在毫無生機,隻怕你生命走到了盡。”龍行皺著眉頭,毫不客氣,一語中的。

“阿彌陀佛,施主也是修習佛法的嗎?我的修法真的不對?大家都說我修的好,但我自己就覺得很不對,我記不起所有的一切,這哪是修得好?現在氣息微微,我難道真的就會圓寂?”他連說話都有些艱難。

“你自己不知道嗎?你現在靜心守住呼吸,感知呼與吸誰長誰短?”我要他凝神注意呼吸,他點點頭,閉上眼。

“我呼出的氣比吸進的氣要長得多。而且覺得吸進的隻用一點點了,呼出的倒是老長。”他睜開了眼,說了他對呼吸的感覺。

“唉!你吸的少呼的多,將會時日無多了,不過出家人當看破生死,你也不應悲哀。”我勸說道。

“生死我倒也沒在意,就是活在世上,我也隻是一具皮囊,無知無識,無記無憶,又有什麼值得歡欣?不過,我靜坐了一輩子,佛法還沒有夢見,真是心有不甘啊。”

“可惜,假如你我有緣,我會告訴你用功之法,但現在你就是知道了隻怕也還來不及了。”

“居士貴姓?能不能告訴我錯在哪裏?也許如你所說,我隻怕也沒有機會了,我感到生命一點一點正離我而去。”

“我姓龍,你叫我龍居士。如果我將來不昧今日,我還會姓龍!”

“好……好,我記住……了”油盡燈枯的他,話音一落,他頭一歪,就此一別人間。而因緣就是如此的奇妙,我與他今天還會再聚於此,我竟還叫龍行。

“既然都是朋友,也不再說二話,你們就相處一室吧,不管是精靈還是鬼怪,都是修行人,不要被軀體之別而有執著。我是世俗之人,有著很多的世俗之事要處理,隻能教你們修行的原理和方法,具體的體驗還得靠你們自己去摸索,如果出現什麼問題我們再來討論。修煉之法不離止觀。止是第一步,但修止時不要不怕動心念,恰恰就是要運用心念。你們今天先修習第一步,仁強你觀想圓月,圓明你觀想一團如圓盤大小的光明,等你們所觀想的目標清楚明亮後,再修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