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一歲的杜甫的頭發、胡須都已經花白。
他眼前,往昔中原繁華富庶的城鎮不見了,阡陌縱橫的農田不見了,炊煙嫋嫋的村落不見了;大地上一片荒蕪,路邊都是腐爛的屍骨;烏鴉落在奄奄一息的孩童身邊,等他咽下最後一口氣,好趁熱啄食他的血肉……這一幕幕令人毛骨悚然的景象讓他感覺是來到了地獄。
在一陣裹挾著漫漫沙塵的淒風卷地而過後,他聽到無數個聲音在自己的耳邊控訴:
“老天啊!老天!百姓究竟做了什麼孽,竟要受到如此的懲罰?老天啊!老天!你的眼是瞎了嗎?”
那聲音淒慘刺耳,令人心驚肉跳。
他猛然一驚!尋聲望去,見天際一大片烏雲正在快速湧來,那令人窒息的黑風暴和裹挾著閃電的雲團幾乎要將一座殘破的城池碾作齏粉……
“滴答”、“滴答”,有兩滴冰涼的雨點落在他的臉上。
突然,烏雲中一道紅色的閃電劃過,“哢嚓”的一聲巨響,隨之而來就是一陣傾盆大雨澆到他的臉上和脖頸上……那感覺無比的真實,真實的不像在夢中……
他“啊”的一聲驚叫,感覺到有人正抓住他的胳膊使勁地搖晃。
“這不是在做夢!”杜甫這才意識到。
“孩他爺!孩他爺!”在搖晃杜甫胳膊的正是楊氏夫人,她頭發淩亂,發梢上還向下滴著雨水。
“屋頂漏了!”楊氏驚慌地說。
杜甫看到,在她身後西屋的茅草屋頂已經被狂風掀掉了一大片,大雨透過屋頂缸口般大小的窟窿傾瀉進來,將一家人的臥房澆了個濕漉漉、水淋淋。
“原來真不是在做夢啊!”杜甫抹了一把臉上的雨水,還有些沒緩過神來。
“做什麼夢啊?”身上衣衫早已濕透了的楊氏夫人又好氣又好笑,催著他道:“西屋進水住不得了,快帶著驥子先去書房避一避啊!”
“書房!”杜甫這才仿佛想起了什麼,一個翻身就從水淋淋的榻上起身,也顧不得穿好衣服,就趿拉著濕漉漉的鞋子衝出房門。
“我的詩!”他丟下一句話。
無可奈何的楊氏夫人拉著兒子宗武的手急急跟來,口中數落杜甫道:“詩,詩,詩,兒子也不要了,就知道詩!”
……
一夜秋風秋雨,幾乎將杜甫原本簡陋的茅屋掀翻,西屋臥房和廚房屋頂的茅草全被刮跑了,隻剩下幾根光禿禿的椽子。
所幸不大的中廳和東廂的書房幸免於難,但也是四處漏風,多處漏雨,地上的積水幾乎要沒過腳麵。
十歲的宗武趿拉著鞋子在上麵走來走去,“呱嗒、呱嗒”直響,這孩子天性豁達,此時並不覺得有多苦惱,反而卻覺得新鮮有趣,竟然玩得不亦樂乎……
第二天一大早,一家人在院中晾曬濕透的被褥、衣物。
遠近四鄰也有遭了災的,但也頂多就是刮倒了籬笆或漏了點雨水,誰家都沒有杜甫家中這般嚴重。
黴爛的茅草被大風吹得院裏院外滿地都是,還有的落入家旁的小溪和池塘中。
這一下子可招惹了不少頑皮的娃娃,他們也跟宗武一樣,不覺得這家人遭遇的是苦難,反而覺得滿地的茅草既好笑又好玩。
不知是誰首先動手,捧起一大捆濕漉漉的茅草就往竹林中奔去,嘴裏喊著:“茅草點煙火,弄耍子去嘍!”有人一帶頭,幾個小孩兒就分頭行動,一邊起哄,一邊也各抱一捆濕漉漉的茅草往竹林裏跑去。
杜甫又氣又笑,這些熊娃子都是附近鄰家的孩子,平日也沒什麼好玩兒的,竟然打起了這些茅草的主意,他如宣誓主權般假意嗬斥了幾聲,也隻得聽之任之——那些茅草多以腐壞,顯然也不能再用了。
宗武卻如一隻小豹子般衝了出去,攆著那些孩子的屁股追進了竹林。
杜甫忙喊:“驥子,弄耍子,莫要打架!”
隻聽竹林彼端一陣小孩的喧鬧,少傾就無聲無息,再過一會兒竹林中就冒出了不少嗆人的白煙,還傳來一陣小孩夾雜著咳嗽的,興奮的歡笑聲。
杜甫側耳聽了聽,轉頭對夫人楊氏笑道:“嘿!他這是去跟人家玩上了……”
楊氏白了他一眼,笑道:“驥子生性豁達,哪裏像你啊,整天愁眉苦臉的!”
杜甫笑道:“我年輕時候也是驥子這樣啊!”
楊氏歎道:“可是這屋子毀了,咱們一家該怎麼辦啊?”
杜甫卻一反常態,並沒有與妻子一同憂慮,反而若有所思地說道:“在這裏沒有遭兵災,就是人間天堂啊……”
……
楊氏知道他前兩天得了官軍收複河南河北的消息,故此心情極好,又見他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心中也實在高興,由昨夜茅屋被大風所破而引發的不快也逐漸煙消雲散,夫婦二人一邊掃著房中、院中的積水,一邊鬥嘴說笑。
此時,四鄰八舍的父老鄉親聞聽杜夫子家遭了災,也都顧不上自家的農活,紛紛聚來。
其中,北鄰的黃四娘嗓門最大,身材矮胖的她急匆匆來到杜家院中,忙不迭的幫著楊氏一起晾曬被褥,一邊熱情地說道:“杜家嫂兒,過晚你就帶著娃兒去我家去睡咯,剛好做個伴兒。”
南鄰的十三伯也在杜甫的陪同下,趟著積水在屋內、院內轉了半天,好久才說了一句話:“這屋子不得行咯,要重修一番唻!”
杜甫點頭苦笑道:“是的嘛,不得行咯!隻是重修要好些本錢唻!”
十三伯點了點頭,算是認同了杜甫的看法,也不再多說,仍是背著手在屋裏院裏查看。其他鄰居,如向四哥、王二嫂、李木頭、劉七貴等等也紛紛到來探望,不一會兒,不大的院子裏就站滿了村中父老。杜甫、楊氏忙不迭的招待大家,心中倍感溫暖。
這其中十三伯輩分最高,他跟幾個鄉老合計了一陣,便走到杜甫、楊氏二人身旁,對眾鄉親說道:“杜夫子來到吾個村兒已經有四、五個年頭嘍,夫子人品好,學問好,醫藥也好,大家都曉得撒?”
父老們笑答道:“曉得!曉得!”
十三伯滿意地點了點頭,繼續說道:“曉得就好,曉得就好!我們幾個老漢兒的意思是,夫子是啷們一家人,屋子破了,就一起幫他修好,啷個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