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秦皇市呂黎縣大浦河鎮大浦河村,這是一個距離渤海隻有兩裏地的村莊。
莊子不小,人也不少,但規整的不錯,一條兩車寬的砂石路從莊西頭的石頭橋筆直的通向莊東頭的大集,以這條砂石路為中心往南往北則是一排排高低一樣的平房,每排房子中間都有巷道。巷道不窄,但幾乎家家戶戶大門口都有一、兩個胖乎乎的柴火垛,所以,巷道能過一輛馬車就算不錯了。
“嬸,呆家沒?”人未到聲先至,劉家奶奶一聽就知道是隔壁家的胖媳分兒來串門兒了。
胖媳分兒娘家姓方,夫家姓常,嫁到莊裏四年,半年前給常家添了第二個孫子,因為吃的好,她身上的肥肉一直沒掉。不過老常家舍得吃,卻舍不得買煤,於是,一入冬,胖媳分兒婆媳倆就成了劉家的常客。
“哼~~,呆家尼。”劉家奶奶往炕裏頭挪了挪,順手將炕頭的毛氈子撩起來散熱。
劉奶奶有氣管炎,天兒一冷嗓子眼兒裏就能拉風匣,喘的,所以,除了一日三餐燒大鍋外,小爐子裏二十四小時都悶著煤,那屋裏暖壺的呀!尤其炕頭能燙熟屁股,毛氈子都烤出倆黑洞了。
沒一會兒,一個矮胖的年輕婦人便掀開了厚門簾,她頭上裹著薑黃色的頭巾,上身是絨麵的暗紅色棉襖,下身是黑色條紋褲子,配著黑色的矮跟皮鞋,看著幹淨又喜慶。
莊戶人一年到頭都在地裏忙活兒,貓冬時才能穿上時新衣裳,愛美的新媳分兒們自然可勁兒往身上捯飭。她一屁股坐到炕沿上,“三丫頭和林頭沒呆家?”
“跟他爹磨米去了,你婆婆捏?”
“一大早起來就去常連家咧,她媳分兒養活咧,養活了個小子,你看人家,一個閨女,一個兒子,兒女雙全,多好!”胖媳分兒羨慕極了。
如今國家隻允許生倆孩兒,超生就罰款,罰的賊狠,日子剛好過沒幾年,哪個莊戶人家舍得這錢啊?所以,生一兒一女的最讓人羨慕了,兒子鼎立門戶,女兒貼心照顧,比倆小子和倆閨女的都強。“常連家的大閨女跟你那大孫女一般大吧?”
“嗯呐。”
“鳳起媳分兒也快養活咧吧?”
“就這兩天兒。”
“鳳起媳分兒的肚子挺尖,像小子,嬸要有大孫子咧。”
“那能有個準兒?”劉奶奶嘴上如此說,心裏卻十分期盼。
她為老劉家生了五個孩子,老大鳳起結婚四年,前頭有個閨女;大閨女鳳蘭出嫁三年養活了個小子;二閨女鳳娟去年結婚,剛懷上,過年六月生;三閨女鳳蓮秋後亞的婚(亞婚,同訂親);小兒子鳳林還小。
雖然一個大孫女,一個大外孫子,她也更稀罕閨女家的孩子,但大孫子卻是不同的,那是她老劉家的香火啊!
“咋沒準兒?養活孩子那都是一茬一茬的,咱莊裏頭跟你大孫女一般大的丫頭有好幾個吧?一般大的小子可沒幾個。”
雖然她大兒子也是同一年出生的,但說好聽話兒嘛,不都這樣咋滴?胖媳分兒自以為有幾分聰明,否則她咋能天天來老劉家蹭暖壺?那不是招人膈應麼?
劉奶奶覺得胖媳分兒說的有理,連“哼~哼~”聲裏都帶著愉悅。
媳分兒高興了,使勁兒顛了一下大屁股挪進了炕裏頭。木頭炕沿倒是不冷,但隻鋪了一層席子的炕頭坐著多舒坦呀!那是燙的她身心舒暢啊!
兩人嘮嗑兒嘮的歡實,院子裏也突然歡實起來。劉大爺推著手推車,車上一袋麵、兩袋米,鳳蓮和林頭一左一右扶著,車停穩,林頭就哈著手往屋裏跑,“媽,我們回來咧。”
“跑啥?把麵抱進去,咋眼裏一點活兒都沒有尼!”劉大爺嫌棄的不得了,他就沒見過這麼懶的人,都半大小子了,天天起床跟撿大錢兒式的費勁兒,來來回回不叫喚八回都不待起的;起來了眼裏也沒活兒,除了吃飯坐著,剩下的時候是能躺就躺著,這還沒娶媳分兒尼,將來可咋整?
林頭縮了縮脖子,不情不願地回身抱起麵袋子,嘴裏嘟囔著,“說我眼裏沒活兒,你倒是多搬一袋欸。”
“小兔崽子,說啥尼?”劉大爺舉起巴掌就要扇過去。
林頭閃身躲開,抓起麵袋子摟在胸口,梗著脖子吼,“啥也沒說,這不搬尼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