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一個個人的想法(1 / 1)

…………

在四月十三日,腳盆雞的家裏的“川水”生產過多,它想要跟整個世界分享,共同享受這純潔無汙染的水源。

鷹醬對於腳盆雞的想法非常讚同,因為,它的家裏也有“川水”,它也已經早已與周邊的夥伴分享。

【領紅包】現金or點幣紅包已經發放到你的賬戶!微信關注公 眾 號【書友大本營】領取!

得到讚同的腳盆雞顯然更加地興奮,它迫切的想要分享。

川水,純潔無汙染,是哥斯拉的專用飲料,每一條哥斯拉喝了都說好。

由此,

…………

我認為

說如今的日本人無辜是一種非常可笑的論調,“罪人後裔無辜論”也常常在各類日漫中被著重強調,並包裝以“反戰”的名義,這實際上就是一種新式的極右洗腦。

大多數人覺得如今的日本人無辜的原因無非是他們沒有直接參與侵略,沒有直接犯罪,上一輩犯下的罪不該由他們承擔。但問題是,罪不應該承擔,好處就應該享受了嗎?

他們能有現在的生活,很大一部分要歸功於他們的祖先靠著侵略,靠著燒殺搶掠打下的基業,想想甲午賠款對日本的發展起到了怎樣的促進作用,想想占領台灣、東北又對日本之後的大舉擴張起到了怎樣的推動,有多少資源被掠奪,構成了如今日本社會的基礎,再想想在這近百年的侵略擴張過程中,日本的經濟、國民性、社會發展程度又是怎樣隨之提高的?他們的子孫就是享受著祖先靠劫掠帶來的成果,才能取得現在的文明成就的,那麼為什麼這血淋淋的果實讓子孫享了,唯獨祖先犯下的罪,就不用他們承受了呢?

有人拿“兒子是否應該償還父債”來類比這個問題,但這個比喻並不貼切,要舉例子的話應該是:父親欠了債(日本侵略者的罪行),而兒子竟還拿這借來的錢去吃喝嫖賭過上了優越而幸福的生活(如今的日本人),那麼你說這兒子該不該償還這“父債”?這根本就不僅僅是父債,而是父親借了錢後自己享受完還留給兒子享受,他們本來就是一體,有債應該同還,有罪應該同處。隻要他們享受到了父輩帶來的好處,就不要提什麼後代生而無辜了,他們生下來之後的一切吃穿用度,都是有原罪的。

隻是這個罪需不需要還,主要取決於債主是否足夠強大,是否有足夠強的催債能力,如果債主足夠強大了,那麼這些罪人後代也都是罪人,不論被如何處置他們都必須全身心地認同和接受。反之,假如債主孱弱不堪,他們就可以坦坦蕩蕩地活了,甚至覺得自己無罪並不停地用各種文化作品、政治行為給自己開脫(而這正是心虛的表現)。希望我們不是後者這類債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