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第三四章 四大導師(2 / 2)

而在她複出之後,又連續三年奪得華樂最佳歌手獎,最終直接封後,人氣也重新達到了巔峰!

“陳芳菲是第一次擔任‘華樂新歌聲’的評委,大家對她的了解都不是很多,不過按照推測,她這個人應該比較看重歌手的個性特色,而且對音色的要求一定很高,我個人覺得選她當導師應該是機遇與風險並存,如果願意冒險的話,可是試一試。”這是程琳對陳芳菲的總結。

搖滾大師章劍鋒,他的大名在整個華樂樂壇倒是如雷貫耳,他是比較早的那一批玩搖滾的樂手,組建過多支樂隊,從地下開始一直慢慢的玩成了主流……唯一可惜的是,當他成為主流的時候,身邊曾經的樂隊成員卻都一個都不在了。

經過了歲月的洗禮,隻有章劍鋒一個人慢慢的變成了在大眾群體中的搖滾符號。

當然,他的作品的確很優秀,他的嗓音也很有磁性很有穿透力,他的實力更是毋庸置疑。

“章劍鋒這人最喜歡的還是搖滾樂,尤其是流行搖滾,那種能宣泄情緒的作品最受他的歡迎,不過他也的確能指點學員學到一點東西,他已經當過三次導師評委了,也帶出過一屆冠軍,就是那個現在還在玩樂隊的趙宏博,怎麼說呢,他的實力還不錯,但如果音樂風格不匹配,最好別選他。”程琳自己其實也不怎麼喜歡章劍鋒。

最後的飛海組合,則是華樂流行樂壇中最知名的男子流行雙人組合,他們一個叫郝飛,一個叫沈海,組合出道已經十多年,發過很多專輯,有過非常火爆的流行金曲,知名度和影響力都很高。

飛海組合比較擅長玩音樂,是真正的玩,能夠把一首歌改的很好玩,很有活力,一般普通大眾都比較喜歡,但是他們偶爾也會被批判沒有什麼深度,娛樂化太嚴重,不過這些批評對飛海組合也造不成什麼影響,畢竟喜歡他們的人更多,他們的音樂也總會有市場。

“飛海組合雖然表麵上實力最弱,但其實他們最容易引導大眾潮流,而且‘華樂新歌聲’雖然是歌手選秀比賽,但歸根到底其實還是綜藝節目,觀眾緣有時候也很重要,選他們當導師的話,說不定還真有一定的優勢。”

最後,程璐又把四名導師的風格特征都整理了一遍。

“劉慶老師偏古典,比較嚴肅,壓力會比較大。”

“陳芳菲老師注重歌手特色,音色要求高,風險性比較大。”

“章劍鋒老師偏好搖滾,實力不錯,但比較單一。”

“飛海組合有活力,會玩,觀眾緣好,但整體實力較弱。”

“這就是這一屆‘華樂新歌聲’四位導師的基本情況,更詳細的東西,其實還需要你自己去了解,我個人覺得,劉慶老師和陳芳菲老師都不錯,到時候可以嚐試選他們。”

說完這些話,程琳甚至都有些口幹舌燥,剛剛她說的太投入太認真,連口水都沒來得及喝。

周橫見狀,笑了笑,幫程琳倒了一杯茶。

不管怎麼說,程琳提供了這麼多消息,對他還是非常有幫助的。

……

和程琳她們聚完餐之後,沒過幾天,周橫就收到了通知,第六屆“華樂新歌手”要正式開始錄製了。

一台節目,從開始策劃,到具體製作,然後經過剪輯和後期處理,最後終於上映,這其實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無論是參賽的選手還是節目組甚至那些被邀請來的觀眾,每個人都非常的辛苦勞累。

在穿越到這個世界之前,周橫其實也經曆過類似的環節,雖然現在在不同的時空,但除了一些細枝末節的東西之外,大體的流程還是沒有改變的。

所以,當節目真的開始錄製之後,周橫在現場表現的很冷靜,很穩重,他會盡量的聽從節目組工作人員的安排,能不找麻煩就絕對不給別人找麻煩,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做到位就行了。

他這樣的出事風格,倒是讓節目組的人非常喜歡,因為前來參加這個節目的人大多都是年輕人,而且每個人多多少少也都有點關係背景或者很有實力,恃才傲物,這些人在日常中就顯得比較飛揚跋扈,讓人很不討喜。

周橫看到這樣的人,一般都是遠遠避開,畢竟他是來參加節目的,可不是來找麻煩的。

而在最重要的節目錄製環節,周橫則罕見的以一首原創新歌,技驚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