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青瑜跟阿娘到達京城的時候已經是七月中旬,正值立秋的時候,氣候變得微涼,路邊的銀杏葉子也開始泛黃。
韓令和兄弟還在城門口的時候就跟林青瑜母女辭別了。
林青瑜還未來得及仔細瞧一眼大旻朝的中興之城,就被朱成宣徑直帶到了北城邊上的神匠坊。
神匠坊占地幾千畝,建築樣式與周遭民宅格格不入。
東坊是天策神機營衙門,外麵瞧著就像是一個大莊園似的,一丈多高的青磚院牆將裏麵的風景藏得嚴嚴實實,隱約隻能瞧見鬥拱飛簷青瓦片,以及長得十分高大的鬆柏竹林梅花樹。
西坊則是神機營家屬區,一個個精美的套院整齊排布,大的前院後院連著有好幾進,小的跟林青瑜家的四合院差不太多。
朱成宣早早就安排好了林青瑜母女倆的住處。
是一個位於神機營家屬區中心區域的二進院子,黃銅黑漆大門,門口蹲著一對半人多高的青岡岩石獅子,左右兩邊還各種著一排銀杏樹。
韓秀蘭跟康王妃雖是同族姐妹,但身份地位實在天差地別,以往都是各論各的,萬萬不敢胡亂攀親。
可朱成宣要給林青瑜當靠山的話卻不隻是隨口說說,自從知道林青瑜是天選者之後,朱成宣就單方麵跟林宏山夫妻拉近了關係,一口一個妹子、妹夫叫得十分親熱,還逼著林青瑜跟林青鬆姐弟兩個改口稱他作姨父。
林青瑜挽著阿娘下了馬車,看著眼前氣派的院子,有些期盼道:“姨父,這院子以後就歸我了麼?”
朱成宣聽了這話,露出‘你在想什麼好事呢’的神情,回道:“暫時借給你住罷了,等你什麼時候把水動力卷軸紡紗機造出來,評上了大匠等級後,這宅子才能真正歸了你。”
神機營家屬區的宅子自然是為神機營的匠人們準備的,隻是在大小分配,以及繼承權限上卻還另有說頭。
像眼前這種二進的院子隻有師匠以上的等級才住得,三進則是要大匠以上,巨匠可以住四進。
房子產權歸神機營衙門所有,匠人們自己住可以,但死後卻不能傳給兒孫。
比如魯師傅的□□父就是一名大匠,魯師傅記得自己年幼的時候就住在家屬區南邊的一座三進宅子裏。
□□父過世後,子孫離散分家,魯師傅父親無能繼承衣缽,不得不帶著家人在神匠坊外麵另尋住處。
直到九年前,魯師傅改良了祖上的“珍娘紡紗機”,將原本六十四個紗錠,增多到了八十八個,憑此被評為師匠,才又帶著家人住回了神匠坊。
魯師傅家就在隔壁,是個差不多大小的二進宅子。
林青瑜母女跟魯師傅辭別,隻說等安頓好後,再找時間上門拜訪。
魯師傅的嫡妻何婉娘跟韓秀蘭是認識的,兩人脾性都差不多,雖然隻見過幾回,倒也十分投契。
如今挨著住在一起,讓韓秀蘭瞬間沒有了人生地不熟的不適感,已經興致勃勃跟林青瑜盤算著,到時候上門拜訪時該準備些什麼禮物好了。
林青瑜隻含笑聽著,心裏卻想著得趕緊將水動力卷軸紡紗機造出來,不然這房子住著有些不踏實呢。
朱成宣對林青瑜這個天選者是非常看重的,宅子仔細挑選不說,還提前寫信讓康親王府的大總管劉東林親自帶著丫鬟下人過來打掃布置。
見朱成宣帶著一對母女下車走了過來,等在大門處的劉東林等人趕忙迎了上來。
劉東林比康親王還要年長十二、三歲,六歲時被父母賣入宮裏做了太監,早些年跟身為宮婢的康親王生母十分要好,後來又護著康親王平安長大。
等到康親王成親建府後,劉東林又跟著出宮伺候,幫著康親王夫妻打理宅院,處理京城裏一些人情往來。
收到康親王爺來信時,劉東林早早就將林青瑜明麵上的身世背景都打聽了清楚。
如今第一回見到真人,劉東林還是被林青瑜那酷似太皇太後的容貌狠狠地震驚一下,心裏頭也同樣生起了幾分懷疑來。
朱成宣見此心中了然,他就說麼,阿瑜隻要頂著這樣一張臉入了京,必然是會引起不小風波的。
朱成宣像個孩子似的湊到劉東林麵前,擠眉弄眼道:“東林哥,像吧!”
劉東林穿著一身褐色綢衣,摻雜著銀絲的墨發用檀木冠束著,麵白無須,五官柔和無半點攻擊性。
劉東林很快便收起了眼裏的驚訝,先叮囑康親王莫要胡亂稱呼後,才跟韓秀蘭母女見了禮,麵帶善意卻又不過分熱情地笑道:“林娘子跟阿瑜姑娘舟車辛苦,老奴前日傍晚才收到王爺書信,沒成想二位今日就到了,那樓船想來是徹夜都不曾停歇過吧!”
劉東林仔細打量了林青瑜一眼,佯作憐惜道:“王爺信裏稱阿瑜姑娘有巨匠之才,這一路上……,想必沒少被王爺逼著鑽研機括吧?哎,王爺以前也是個散漫之人,自從接掌了神機營後,竟一日日變得比碼頭監工還要苛刻!”
林青瑜心有戚戚焉地點頭,王爺老叔大概是太害怕自己這個天選者出意外了,恨不得插上翅膀親自帶著自己飛回神機營衙門,好盡快將那紡紗機、蒸汽機都給造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