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 3)

我漫步在這個陌生的城市中,這裏是祖國的經濟特區。我為什麼會在這裏呢?其實理由很簡單,我跟爸爸吵架拉,一氣之下就套用了現在中國青少年最常用的招式“離家出走”,當然還順手從我老爸的小金庫裏拿了一千元作跑路費,所以就算現在已經山窮水盡我還是不敢回去。因為回家我所麵對的將享受豐盛的“笙子炒肉”。

對拉,忘記介紹拉。我叫陳然,19歲,湖南人,父母在我六歲的時候就離婚了。我跟著爸爸生活,可能我是個男孩子,或者現實和童話還有點距離,我並沒有碰到像灰姑娘裏的那種可怕的後媽,所以我的童年生活也並不坎坷。雖然父母離異我跟著爸爸,但是我如果想見媽媽隨時都可以,跟別人比起來唯一的區別就是我再也見不到他們在一起而已。

我們這一代人,父母離異並不是什麼稀罕事。我從小得到的愛並不比正常的孩子少多少,隻是他們得到的是父母整體的愛,我得到的是分開的而已。可能我是個天生樂觀的人,從來不覺得自己比別人差,人家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像我這樣的孩子應該更加懂事,努力學習,天天向上。將來靠父母是靠不上的,唯有靠自己才有一番天地。不過事實上我並不是那種很爭氣的孩子。套用小學班主任的話來說:“這孩子很聰明,就是貪玩,注意力散慢。如果能專著學習,成績一定很棒。”不過老師說的雖然很婉轉,但是也說明了一個事實,那就是我的學習成績很差勁。

其實我的成績也並不是那麼差,雖然從來沒有達到過100分,但是最起碼也沒考過零蛋。一直在60分上下浮動。小學六年紀,老師為了確保升學率,跟我們這些差生的家長商量了一係列的管理協議。每天的作業我們在老師的家裏完成,專門準備一個記錄本,裏麵記錄著我們什麼時候從老師家離開的時間,我們當天的學習情況,一些平時小考的成績,和需要家長配合的地方。如果我們回到家的時間和離開老師家的時間差距過大,或者上課開小差,小考成績不理想,這些都記錄在案的話,那麼我們就少不了接受家法的處置,照我們老師的話來說就是“不打不成材。”

六年紀這一年,是我人生中最黑暗的一年,沒完沒了的補習,沒完沒了的考試,沒完沒了的作業,稍有不慎迎接我的就是沒完沒了的騰條。那日子比起八年抗戰,六幾年過苦日子,輕鬆不到那裏去。不過再苦的日子也有熬出頭的時候,升學考試的時候,我以隻差重點中學錄取線0.5分的優異成績光榮的畢業了,我老爸拿著我的成績單笑的合不攏嘴,當時他說了一段令我厥倒的話:“你們老師這六年來一直跟我重複著說你不笨,隻是心思沒放在學習上。我壓根就沒信過,不過這回我信了,那都不是安慰我的話!看來你還是滿有潛質的。”

看著老爸欣喜若狂的樣子我也很高興,覺著這一年的苦日子不是白挨的。但是有這一次就夠了,我看了看成績單,我暗自慶幸自己離重點中學的錄取線還差了0.5分,要是真不幸的被我考上了,那像這一年的苦日子一樣的日子豈不是沒完沒了拉!我不知道別人怎麼想的,總之在我眼裏,重點中學就跟地獄沒什麼本質上的區別。所以後來老爸聽別人說如果離重點中學錄取線的差分不超過3分的話,可花錢買進去的。好像是一千塊錢一分的樣子,我老爸當時有點心動了,因為我隻差了0.5分,照理說就是交個一千塊也就行了,後來我知道老爸的想法後,馬上用盡渾身解數,勸說他放棄這個想法,我的理由很簡單“要讀書在那裏不一樣,何必花這冤枉錢呢?再說要去讀就要靠自己實力光明正大的考進去。”事實上我們家也並不富裕,當時來說一千塊並不多,但是也決不少。我老爸見我這樣,以為我懂事了要憑實力考進去直誇我有誌氣,買進重點中學的打算也就放棄了。

現在想起來,如果當時我老爸真把我買進重點,我可能不會是現在這個熊樣了。小學畢業後,由於沒考起重點中學,就理所當然的按照戶口所在地分配學校。所以我被分到了市九中。要說這學校在我們市也算是小有名氣的重點拉。跟一中,二中不一樣。九中和三中在我們市是出了名的重點差,在街麵上混的那些小混混們,你去問不是九中就是三中出來的。

以我這樣活躍的個性,和不怕死的精神。外加當時香港電影“古惑仔”的渲染。很順利的成為了新一代的小混混,打架鬥毆那是常事,有空的時候曠曠課,出去跳跳舞,滑滑旱冰,到錄象廳去看看小電影什麼的。

後來看到跟自己混的兄弟們一人找了一個女朋友,要說當時雖然在外麵混但是那時怎麼說也才13、4歲,真不太明白找個女朋友做什麼,但是輸人不輸陣哪!所以尋思著也去騙個MM來做女朋友,經過我左思右想,細心排查終於把目標鎖定在一個平時跟我玩的挺的好的,住我家附近的一挺漂亮的小MM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