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7.第449章 鵲巢鳩占(一更)(1 / 2)

天色陰沉。

一處岔道分了兩支,一支要通往江寧府,一支通往遙遠的衢州方向。

騎在馬背上的蕭定曄擔憂的望著懷中起了高熱的貓兒,向一路同行了半月的羅公子道:“你我便在此處分開吧,花瓣買賣的事,有勞公子。”

小羅公子往江寧方向望過去。

站在此處,已能瞧見遠處城郭憧憧。

他麵上略略有些向往之色:“家中有位姑姑嫁去江寧,自祖母過世後,如今已有許多年未見。原本小弟也該去探一回親,然而跟著車隊,多有不便……”

他轉身從一輛馬車中扛了個麻包過來:“這是小弟沿途趁機收來的一些名貴草藥,還請王公子順路相送一程。”

蕭定曄原本想推拒。

天寒地凍,懷裏的貓兒已病了三四日,他現下哪裏有心思替人捎貨。

他將將要推拒,轉念一想,又令小羅將麻包綁在馬後,探問道:“可有地址?”

小羅忙忙尋出紙和碳條寫下地址,笑道:“家中姑姑夫家正巧也姓王,說起來也算與王公子有些緣分。”

蕭定曄接過紙細細看過,塞進袖中,再同小羅公子道過別,用薄被將貓兒捂的更嚴實,一夾馬腹,帶著黑白兩匹馬往前而去。

江寧地處晏南,氣候雖也算溫和,卻顯見的沒有山中暖和。

時已十二月初,溫度極低,氣候潮濕,早已到了凍手凍腳的時候。

排在城門處的民眾們冬日的衣著厚度,比北地也不遑多讓。

蕭定曄騎著馬排在隊尾,探頭往城門處去瞧。

城門邊上的告示欄裏,一摞公告畫像層層疊疊,看不清畫像上到底畫著什麼人。

而守城門的兵卒們,又是一人一人的細細檢查,雖說不至於向進城門的民眾們一人潑一桶水卸妝,可防守並不鬆懈。

對於能不能順利進城門,蕭定曄心中並沒有多少把握。

可衢州離江寧已遠,捉拿他和貓兒的緝令又已發出九個月,無論從空間還是時間上來說,對緝令的執行早該鬆懈。

他低頭望了望懷裏的貓兒,探手覆在她額上,心中的擔憂又重了幾分。

貓兒輕咳兩聲,緩緩睜開眼,問道:“可進了城門?”

他搖了搖頭,低聲道:“快了。”

她點點頭,虛弱道:“守城門的有自己人,應該不會被阻攔。”

她強打起精神坐起身,靠在他懷中。

再往前一段路,兩人便要到查驗的兵卒前。

蕭定曄心下還在躊躇,不知是否該尋個借口轉身而去,迎麵冷不丁刺來一杆長槍。

他斜空裏甩出馬鞭,堪堪將那長槍卷住,胯下白馬配合的一抖,長槍立時從兵卒手中脫出。

七八支長槍立刻齊齊而來。

蕭定曄忙忙駕馬後退兩丈,雙眸一眯,殺機已現:“爾等作何?”

一位守門兵卒叱道:“你他娘的是鄉巴佬?進城門下馬的規矩你不知?”

逃亡路上,一切都要低調行事。

蕭定曄隻得先下了馬,扶著獨自坐在馬背上搖搖晃晃的貓兒,轉頭同幾位兵卒道:“拙荊身患重病,可否就留在馬上?”

那兵卒“呸”的一聲,叱道:“江寧府門匾乃當今聖上親手寫就,誰人敢過府門而不下馬?!”

蕭定曄歎口氣。

方才他在遠處時,確然從城門門匾上瞧見了他老子的筆跡。

一路逃亡至此,能瞧見至親之物,令他心下多了幾分感慨。

然而他和他老子再親,他也不能亮出皇子的身份,不能大搖大擺過城門而不下馬。

馬上的貓兒輕輕搖頭,向他探出手。

他將她抱下馬背,兵卒們卻依然不依不撓,不停歇的盤問。

貓兒偎依在他懷中,目光從守門兵卒們麵上一一梭巡過,最後定在了兵卒身後的一位軍官身上。

她輕輕捏了捏蕭定曄的手掌,深吸一口氣,揚聲向那漢子叫道:“姐夫……”

那漢子莫名其妙望過來,貓兒已迅速在將手放在眼部,向那人眨眨眼,繼而道:“表嫂可好?”

“表嫂可好”這四字,中原人聽著是問“表嫂可好”,可這四字發音在鳳翼族語種,卻是“自己人”的意思。

那人隻怔忪了一息,立刻從人群中擠進來,目光盯緊貓兒雙眼,繼而做出詫異之色:“表妹?你來江寧怎地未提前稍信?”

又轉頭同身後的兵卒們道:“散了散了,此乃老子嫡嫡親的表妹同表妹夫。”

兵卒們見自己竟然險些刺傷了上官的親戚,麻溜的散了開。

那軍官又熱情寒暄過,方道:“表妹同妹夫先去城裏落腳,夜裏我們再聚。”

蕭定曄忙忙扌包拳一揖,擁著貓兒牽馬而去。

江寧乃大晏最繁華州府之一,地緣極寬廣。

兩匹神馬騎行快兩刻,方到了江寧中心地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