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次間暖閣,太醫檢查過貓兒的傷勢,前去禦書房回稟:
“胡姑姑後背受金簪所傷,雖看著傷口不大,卻傷到了內裏,要好好養上幾月方能痊愈。”
楊臨問道:“她方才吐血……”
太醫回道:“吐血倒不是大事,胡姑姑許是心中驚懼,拚命嘶喊,撕裂喉嚨所致。現下已止了血,隻說話會受些影響。”
太醫解釋過,自去開方子,指點小醫助去熬藥。
楊臨轉頭望著皇上,卻有些不知該如何勸解。
楚侯爺麵子大是沒錯,然而現下禦書房裏除了皇帝,還有幾位官員。
太過偏幫楚家,麵子上卻有些過不去。
今日的稀泥,隻怕不好和。
戴大人望著上首蹙眉不語的皇帝,積極獻計獻策:“楚姑娘人在此處,胡姑姑又傷了嗓子說不得話,皇上聽一聽楚姑娘如何說此事?”
他的話立刻引得楚離雁附和。
在皇帝麵前,她此時終於恢複了理智,隻盈盈一個半禮,正要開口,戴大人卻“咦”了一聲,打斷了她的話頭。
眾人的目光皆往戴大人麵上望去。
皇帝問道:“戴愛卿有何話要說?”
戴大人眉頭緊蹙,正對皇帝一揖,道:
“微臣掌管禮部多年,深知禮數代表內心。據微臣所知,楚姑娘並無封號,麵見皇上需行三拜九叩之大禮,怎能行個半禮便搪塞過去?”
楚離雁心中咯噔一聲,立刻望向上首皇帝,做出小女兒的撒嬌之色,喚道:“姨父……”
戴大人又一次搖頭道:
“楚姑娘又錯了。君君臣臣,你同皇上,先是君臣,後是父子。
且姑娘早已及笄,怎能在朝臣麵前撒嬌賣乖如此失禮?
楚姑娘乃堂堂侯爵府中嫡女,行事作風更該嚴謹,怎能為祖上雙親招惹非議?”
他轉頭向皇上一揖:
“今日事並非小事。楚姑娘在禦書房前行凶,可見未將皇上放在眼中。此為第一。
第二,楚姑娘在宮變中立了大功。功臣在眾目睽睽之下遇刺,此事若傳了出去,隻怕諫官們此時已研磨執筆開始寫奏折。”
他向皇帝深深一躬:“臣請皇上重視此事,切莫委屈功臣。”
一旁工部尚書站起身:“臣附議。”
旁的臣子接連請求: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
楚離雁麵色變得鐵青,她著急道:“皇上,今日是不怪離雁,是胡貓兒那賤人……”
“住口!”楊臨低叱。
繼而轉頭望向皇上,試探道:“既然要細審,胡姑娘缺席隻怕不合適,奴才去將她請出來?”
……
禦書房裏,楚離雁跪地,聲淚俱下的講述已到了結尾:
“……她仗著宮變時的功勞作威作福,又拿出閻羅王之事嚇唬離雁,離雁唯恐她哪一日要對宮中之人起了殺心,才決定出手教訓她。”
眾人聽過,一陣議論紛紛後,由戴大人充當審問官,替皇帝問道:
“胡姑娘,方才楚姑娘說你私自在外經營買賣,被她當場戳穿,兩人起了衝突,方引得你阿哥,便是閻羅王鬼君出手,可是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