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新城興建,已落實了個七七八八。
劉宛筠聽罷各方彙報。
得知幽州近幾個月來,因陣仗過大,且良策恤民,陸續遷居而來不少務工者、農戶、商戶、織戶、養殖戶等。
短短數月,幽州人口暴漲,有近四百萬之多。
幽州刺史被這數字,驚的瞠目結舌,但劉宛筠一點都不覺得意外——
要知千餘年後,幽州僅一個天通苑,就住了這麼多人。
待盧龍鎮四州,皆按她所想的完成興建。
估計屆時,整個盧龍鎮,能定居上千萬人。
大唐疆內四百餘州,盧龍鎮以四州之地,容納整個大唐,約一成的人口。
說明昭宗大計,是順民意、恤民情的。
五萬府兵集合後,劉宛筠招呼五十名都尉上前。
鋪開涿州城防圖後,對都尉說道:
“盧龍鎮位於平原最北端,往南沿途,皆是平原地貌。”
“北部有崇山峻嶺及古長城橫阻,北部各族不敢妄動。”
“但若中原有叛軍,從南向北來襲,盧龍鎮不保矣。”
“所以,大軍眼下最重要的軍務,就是——”
“開鑿護城河,打通涿州各河支流,使河流盡歸一道,如此一來,不僅能疏通洪患,還能保盧龍鎮安定。”
都尉們看圖聞聲,紛紛點頭表示認同。
但異見,仍舊連連:
“鎮撫英明,隻是這般大興土木,不免勞民傷財。”
“且盧龍鎮所有農田,剛進入耕種僅月餘,距離收成還有兩個多月,怕是承擔不起這巨大工程的開支啊。”
“是啊,且按鎮撫大人所定工期……”
“三十日內完工這全長千裏、寬三十丈(100米)、縱深十五丈(50米)的河道?”
“假設工期內,人均負責開鑿完工半丈之橫縱深,這便要雇用十萬民眾,一道挖鑿。”
“另還要雇用數萬甚至十萬民眾,將荒泥運走,此外還不算其餘工事。”
“如此所消耗的錢糧,非眼下之盧龍鎮,能獨力肩負的。”
聽都尉們你一言我一語,言語間無非是想,延長工期為三個月。
以時間換壓力減輕,以及等盧龍鎮年中的收成。
考慮到連弩完工運抵長安後,中原最大一戰,便將爆發。
而連弩運抵長安,是接下來十日內便能完成之事。
運抵後的組裝,最慢也十日八日足矣。
待連弩裝備完畢,以昭宗的性子,定然是立刻出征。
不是她不願放緩工期,實在是朝中緊要,已迫在眉睫。
而連弩琢磨之難,已耽誤了她太多時間。
“景延公主駕到!”
不上不下的卡住間,李祺一襲梟匪般粗陋的黑袍,以肩扛著陌刀,一臉無拘不羈的走上前來。
“見過殿下。”
“景延,你怎麼來了?還穿的這麼……”像個山匪頭頭。
在劉宛筠眼神打量間,李祺一臉神秘兮兮,笑著開口道:
“護城河難住你了,是麼。”
劉宛筠不想承認,但隻能“嗯”了一聲。
“諸位都尉,且隨我出來一趟吧。”
說罷,李祺走在前頭,一眾都尉眼帶疑惑的相互看了一眼,便陸續跟了過去。
卻見整裝規範的五萬府兵旁邊,一大群衣著襤褸、胡茬雜亂、蓬頭垢麵的真山匪,老老實實、卻神采奕奕的站在那。
李祺以“山大王”之名,到處打家劫舍,卻不想短短兩月下來,還真叫她遇到了真山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