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聽到尉遲仙兒氣呼呼急急地說到:“裴律虎,雖然在禁中大家都很害怕你,說你是長安第一紈絝,說你是不良人,可我一直認為你不是那樣的人。看你參加了右威衛,我還替你高興,可現在看來是我錯了。我想不到你是一個,遇到事情隻會用武力去解決的人,裴律虎,你真的是太差勁了。”
說完,尉遲仙兒過頭,看到柴令虎竟然已經向著新兵營門口走出一段距離了,就不再搭理裴律虎,連忙追了上去。
那個王五郎,雙手枕著後腦勺,也邁開步子跟了上去,嘴裏還在說著:“不好玩啊不好玩”。
剩下聽歌,他看了看周圍橫七豎八躺著一群人顯得亂七八糟的場地,看了看站在新兵營門口明顯一副弄不清楚發生了什麼事的小高陽公主,看了看站在一旁難得沒有咧開嘴憨笑的裴鐵柱,又看了看被尉遲仙兒訓了一頓後,癱坐在地一臉了無生趣的裴律虎,最後重重地歎了口氣
第十四章老虎的往事
三國時期,魏明帝曹睿派司馬懿帶兵出征遼東半島平定公孫淵的割據勢力,結果足足花了五個月的時間才從洛陽走到遼東,可為什麼花了這麼久時間?
當時司馬懿率隊從洛陽出發的時候,是坐船經黃河、漳河至鄴城,但在那以後就隻能下船,靠兩條腿走路了。
而且,,因為士兵們走到遼東以後立即就要應付大戰,所以途中還要注意保存他們的體力,不能走的太快。
加上,軍士行進,是要各自帶自己的武器幹糧甚至衣服行李的。在那樣的年代裏,對於這種長距離的負重行軍,不論對將領還是普通兵士來說,都是巨大的挑戰。
當時北上的士兵們肯定一路都在想:還是到鄴城之前的行軍輕鬆啊,有船坐多好啊!
不止他們這麼想,一代人傑司馬懿肯定也這麼想:這個時候,要是能開鑿一條河就好了!
這樣的話,東北一旦有異動,中原王朝就可以迅速發兵了。
說到底,公孫父子能夠割據東北達五十年之久,時而宣布聽從中原指揮,時而又宣布反叛,不正是因為擁有地利,加上當時三分天下,中原頻繁用兵,曹魏大軍不敢輕離中原麼?
當然,在三國時代,這種想法是不可能實現的。開鑿一條如此長度的運河,在人力和財力上都不是未能一統天下的曹魏所能承擔的。
不過,總有雄才大略的人願意這麼做。
五百年後,隋煬帝楊廣鑿通了自洛陽至涿郡(今北京)的運河。
這段路,司馬懿走了整整一百五十天。同樣的的路,大運河修好之後隋煬帝也走了一遍,隻花了五十多天時間。
從整個中國的曆史來看,隋朝大運河對於溝通中國南北,促進民族交流,維護國家完整統一,有著極為重大的意義。
而對於當時大唐長安城的那些達官貴人們而言,運河帶來的便利,最直觀的感受,就是經由大運河,來長安城裏南來北往的手藝人多了,南北各類特色吃食在京也可嚐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