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第9章 寂靜之城(三)(1 / 2)

每天5點起床學奧賽的狀態持續了幾近一年,兩人也漸漸適應了這樣的作息,卯著勁兒往前衝,每天看著窗外的天蒙蒙變亮也讓兩人分外有成就感,但這樣的狀態在高一末文理分科的時候發生了變化。

高一末文理分科,葉邱找到千越:“千越,你有考慮好選文科還是理科嗎?”

“嗯,葉老師,我考慮好了,我想選理科。”千越回答,化學競賽都學了那麼久,再選文科就太可惜了。

但是葉邱想要勸千越去學文科,文科曆來是這個小城學校的強項,而理科則稍弱,所以葉邱想盡量勸更多好苗子學文科,充分利用教師資源,在省裏為學校衝一個好高考成績。

葉邱也知道千越在準備化學競賽,但還是叫來千越,笑眯眯地對她說:“千越,你說你大學想學化學,但你知道學化學之後會幹啥嗎?會進化工廠。那裏的工作環境一點都不適合女孩子,又危險又對身體也不好。”

千越已經聽到了很多老師和親戚這樣勸她,自己之前也想過這個問題,於是說:“那我如果想學醫呢?當醫生也是一個不錯的職業。”

“那你知道醫生有多辛苦嗎?你生理期的時候還要連著兩天一直站在手術台上,或者半夜值班,最後身體會被拖垮的,女生不適合做醫生。學文科多輕鬆啊,以後你就可以不用那麼辛苦,可以在辦公室裏做白領,對於女生來說這是最好的職業了。”葉老師繼續循循善誘。

葉老師見千越猶豫繼續說:“你數學很好,文綜也是數一數二,數學可是文科生拉分的殺手鐧。不是說你理綜不好,隻是說學文科會相比學理科能讓你考上一個更好的大學。我們省文科考生是理科考生的三分之一,但是北大在我們省文理科招生數量是一樣的,所以你看,文科的競爭也要小一些。我教了那麼多屆了,見過很多你這樣的同學,也是為你好,所以來和你分享我的建議。”葉邱沒有提及清華在省裏基本上隻招4-5個文科生,剩下的幾十個招生名額都是理科的。

“嗯,謝謝葉老師,我回去考慮一下。”千越說。

葉老師邊收拾辦公桌,邊點點頭,說:“嗯,你回去考慮一下把,我們勸你也是為了你好。”

晚上回家路上,千越猶猶豫豫和陸柯談起分科的事兒。陸柯的數學也很好,文理科發展也很均衡,但是沒有一個人去勸陸柯學文,隻是因為陸柯是男生。他聽著千越和他討論各種利弊,自己對於千越的情況也沒有什麼主意,他沒有經驗,不知道葉老師說的對不對,隻能作為她的聽眾為她的發言做做總結。

回到家,千越找到姚媽媽討論。姚媽媽其實已經請教了自己的很多同學和同事,但是最後也沒有分析出一個明確的答案。姚媽媽的困惑其實不比千越少,母女倆琢磨了很久,也沒有琢磨出個所以然來。

最後,千越還是選了文科,放棄了化學,也放棄了競賽。遞交分科誌願表後,陸柯隻能一個人早起孤燈奮戰。數年後,千越翻出高中的化學競賽教材,看到裏麵自己寫的“我為化學狂”幾個大字,回想自己每天早上5點起來學化學競賽的那段時光,仍然沒有想清楚自己選文科是對是錯,畢竟沒有另外一個千越在那年能勇敢地、明確地選擇理科,然後告訴她:“看吧,你選文科果然是錯的。女生又怎麼樣,我現在學著自己喜歡的東西,做著自己喜歡的工作,我很開心。”

高二後,千越和陸柯兩個多年的“連體嬰”終於去到了兩個不同的班。陸柯、可兒、池樹人還留在一班,千越隻能一個人孤零零地去了12班。1班在一層,12班在三層。隔了兩層的“連體嬰”二人見麵的次數少了一些,但依舊晚自習之後一起回家。

路上千越一直在絮絮叨叨地和陸柯討論數學題、英語題,抱怨最近她壓力太大,背書背了就忘,而陸柯則一路上耐心聽著,路燈下的影子並排向前,倒也不孤單。

12班裏隻有3個男生,其餘都是女生,嚴重陰盛陽衰,其他文科班也有相似的男女比。他們三層全是文科班,文科班女生多,所以三層的女洗手間常常人滿為患,千越幹脆下兩層樓去一層上洗手間。

高二下學期的時候,學校的貼吧上突然有了一則帖子:高一的小學妹陳木芷對陸柯表白了。高中還是比較單純的階段,大家對於一個人的仰慕與金錢、工作、社會地位甚至戶口都無關,隻要一個人學習好且長得好,那這個人就能成為很多人神往的對象。陸柯就是這樣的存在,他成績也名列前茅,17歲的少年已經185cm了,這個身高在南方的小城中十分出眾,他的外形陽光,眉目疏朗,笑容純粹,雖然不是棱角分明的帥氣,但也溫和幹淨。

這個表白帖子一下子在學校傳開了,傳到千越耳中,已經層層加碼,變成了:“陸柯和那個高一小學妹陳木芷在一起了。”

千越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內心是震驚的,人處於放空狀態。一整節課都沒有聽進去老師在說什麼,隻是看見老師的嘴巴一張一合,卻仿佛那聲音還沒到耳邊便溜走了。這節課在講高考很重要壓軸題的基礎知識,她明知道這節課很重要卻怎麼努力都不能集中注意力。千越覺得自己十分反常,但是卻不知道為什麼。她內心猜想:她可能是驚呆於陸柯怎麼突然悶聲發大財,一點都沒有提前透露,所以有點生氣;或者不隻是有點,是有拇指那麼大的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