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穿越到影視娛樂的家庭小作坊
仙女星係平行地球。
2020年,秋,華夏,江省,距離全球好萊塢、寶萊塢和橫店三大影視基地之一橫店30公裏的中京村。
這是跟地球浙江東陽那種村子格局類似,幾十個街道,每個街道好幾個村,配套一個文化影視基地。其中的江北文化影視工業區就是其中之一。
中京村隻是其中一個,每家每戶從事的都跟影視音樂相關的工作。
走進這片工業區,各種拍攝場地,室外綠布場所,短視頻拍攝,劇組拍攝,網紅直播等等。
小區裏除了酒店飯店足療超市藥店等等生活息息相關之外,幾乎每一棟房屋都掛著各種名字的工作室。
大一點的包下一棟三四層的房子,小一點的租下一層,有的甚至隻有一個出租房間,在窗戶上掛一塊某某主播等等的橫幅。
李少東知道,地球上的東陽除了橫店影視城之外是沒有一個所謂的影視文化工業區的。
一切都已娛樂為主,華夏從事娛樂行業的人數也在數億。
可能有人問,既然這麼多人從事文娛,那銷售給誰。創作者也是消費者。
李少東所在的這個家庭12口人,九十多歲的爺爺,父母,大哥大嫂侄兒,弟弟一家四口,小妹和他李少東。一家人在中京村9號52排7棟租下一樓和地下室幾間房子。
地下室一分為二,一邊是李家人住的,另外還有一個來自川渝的一個家庭。
一樓有四個門麵大小,從中間隔開,左邊是李家的,掛的牌子是李記娛樂文化傳媒。這種名字的所謂傳媒公司,且不說全華夏,單單是常駐以及流動不足三十萬的江北文化影視工業區,掛這樣什麼張某某李某某牌子的最起碼超過數百個。
惟一的區別是地址和門牌號。所以很多從事影視人員因為漲房租一搬走,那之前所努力的一切資源,幾乎會損失過半。
在每年岑岑往上漲的房租和文娛的不景氣之下,加上國際文娛近幾年出現了大變動,所以,整個行業競爭都相當大。
雖然國家出台很多優惠政策,無奈掌握政策方便之門的都是那些有能量的公司。
對於李記娛樂文化傳媒這樣家庭式的小作坊,每年的收入除了房租和家庭開銷外,幾乎所剩無幾。
而且每年需要上繳的年盈利百分之二十的稅收,也就能在生存線上掙紮了。
地下室除了睡覺的房間外,還有一個一大家人坐下後就沒有了多餘空間的房間。這是一家人開會的地方。
每次的會議主題先是展望一下未來,然後是最見多識廣到處跑業務的大哥李少北講一下國際文娛大事件,也猜測一下文娛的走向問題。這個問題很沒有意義但卻是每一次會議的必須。
其次,就是算一下當天收支問題。這是最壓抑的問題,也是要麵對的問題。這個問題也是最容易出現矛盾的問題。
然後,就是大哥講述去某個娛樂公司拜見某個編劇或者小領導希望從對方那裏拿一個被他們公司挑選之後的劇本。
當然,多半都是無功而返。大哥主要跑的業務就是這些。
要拿到了劇本,家庭小作坊的影視團隊拍攝出來上傳至網絡視頻,憑點擊收費。至於上電視台,那距離遙遠到就好比一個鄉下老農要去見國家領導人一樣困難。
李記娛樂文化傳媒雖然帶傳媒兩個字,但不是正規化的公司,且不管公司大小,隻要不是公司,哪怕名字取得再響,也隻是小作坊。
李記娛樂文化傳媒這種家庭式的小作坊,劇本創作幾乎是零,所以李少東大哥李少北才到處去找劇本。這種小作坊是招聘不起編劇的。
他家是製作不了什麼大場麵的了。一般都隻是一個禮拜拍攝一兩個時長在幾分鍾或者十幾分鍾左右的視頻上傳網絡視頻。
這是渠道也是收入來源。
因為這個世界實行的是實名製,所以對於版權這一塊是很嚴格的。
李少東花了一個月習慣並接受這個世界和這個家庭。
同時,他也明白這個世界的文娛是怎麼回事。
繁榮而貧乏。
繁榮,是這個世界是文娛為主的世界。
困乏,是李少東發現,地球上的經典,這個世界都沒有。
“既然來了,就在這個文娛世界闖一闖吧。不當明星了,做明星背後的男人更爽。主線就是把小作坊搞到全球數一數二就行了。”李少東不屑地深吸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