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序章(1 / 1)

太康末年,餘首輔實施新政遭貶,族中為官者自戕,闔府老幼流放西北,牽連者上萬,史稱太康政變。

永明八年,因太康政變貶於惠州的陳適起複,入京為吏部郎中。

同年秋,倭賊進犯,廣東布政使廖思浦因私運致官倉無糧,流民泛濫,永嘉侯世子雲禮以舊友之名致信湖廣布政使謝時鎮,遂借糧。

九年,沈昭與雲禮因錦正綢莊海上私運結識。同年,沈昭為查福建沈家之事,以外祖家餘氏子弟懷昭之名入豫東學府武學府。

十年,沈昭應沈存堯之邀前往福州沈家,知通州沈氏與福州沈氏同出一宗,皆大楚將軍沈氏之後。而京門之變後,沈安趁宮中大火盜玉璽,沈氏守之,致大周建國無重器。

坊傳前朝餘孽流於海外,故內閣首輔程濂命其外甥兩淮鹽運使季方平借海上私運,搜尋玉璽。

同年,沈昭為挫程黨之勢,劫海船,故季方平提鹽價,填盈利。豫東學子憤其所為,遂寫萬民書。同年冬,季方平流放雲南。

十一年,沈昭入京。程府花宴識破雲禮身份,遂絕。同年春,沈昭探查賀家鐵礦,私鐵案發,賀家遭貶,韓廷賢升工部尚書。程黨又失一臂。

端陽宴上,沈昭雲禮暗生情愫。同年,沈昭借餘家之名,與韓廷賢以義相結。保皇黨遂成。

同年,永嘉侯雲道溪被奪軍權,遂毀堤壩,淹漕糧,意在漕運總兵。沈昭則以爭位為引,勸戶部侍郎齊修竹調糧,解韓廷賢之危。

同年秋狩,竇黨置沈清遠於險境,沈昭為救兄長孤身前往,雲禮因腿疾不便行動,兩人漸生嫌隙。

十二年春,沈昭隨雲禮南下養傷。

十四年春,通倭案發,程濂借此逼迫沈家交出國璽。沈昭致信福建總兵周遼,辯利害,遂解危局。

同年五月,沈昭女扮男裝入學府,插手朝政之事事發。雖巧破局,卻為程竇兩黨所敵視。

同年八月,因私鐵案,沈昭查出魏國公和程濂等人蓄養私兵一事,遂往西北。九皇子趙祁借奴隸場暴動使程濂與魏國公心生嫌隙。

同年九月,十四皇子趙禛因私鑄錢幣,勾結內官,聯合外臣等罪行囚於府邸,非詔不得出。

同年,皇帝於太山祈福之際崩逝。

同年十月,程濂以傳國玉璽擁護趙禛承襲帝位。趙祁、趙祗以清君側之名起兵。

邊關將領杜鞏則遣私兵入豐州,刺殺韃靼公主,沈昭亦在其列。韃靼遂犯山西大同等地。

雲禮率黑旗軍震懾一方。又以喪禮之名暫停爭端。

國喪之際,沈昭刺殺程濂。又入宮遊說陸皇後,暗立十九皇子趙祰為嗣子,以正國本。韓廷賢等人遂請趙祰繼位,新帝踐祚。

新帝定年號端平,意在端拱為政,太平興國。

同年冬,西北失兩鎮一關。遂設三鎮總督,開春討伐。竇黨以刺殺韃靼公主之事攻訐,是故沈昭隨軍西征。故事由此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