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周王被削,齊王被扣、代王被囚禁了(1 / 2)

李景隆,在靖難之役中是個大名人,不過不是功成名就的名,而是貽笑大方的名,他帶著五十萬大軍,被朱棣打的節節敗退。他率大軍圍困北平,被朱高熾帶著一萬多老弱病殘給守住了。

李景隆,字九江,出自武勳世家,他父親是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十幾歲就跟了朱元璋,也是跟著朱元璋打天下的開國元勳,可惜死的早,死後封了岐陽王,李景隆也繼承了他爹的爵位,成了曹國公。

李景隆長的人高馬大,一表人才,雖然出自武勳世家,從小也練習弓馬,但這小子卻不擅長兵馬,他是個人精,擅長的是左右逢源,察言觀色,溜須拍馬,對朝局那是相當的敏感,

黃子澄離開了皇帝就找到了曹國公李景隆,一頓叭叭就告訴了他皇帝要下旨讓他去擒拿周王。

這人精的很,黃子澄一走他是興奮的不得了,朱允炆當了皇帝,素來喜歡揣摩上位者心思的他就知道會有這麼一天,不過這麼快這麼迅速的讓他去第一仗,那是他沒想到的。

於是自以為當了皇帝心腹的李景隆就帶著兵去開封了。

要不說這小子精呢,他自己琢磨了下,這個周王所在封地就是開封,開封可是僅次於金陵的天下第二大城,實力非常雄厚,他要是處理不好,讓這周王這王爺興兵造反,他就要倒血黴了。

這小子一進了汴梁城,帶著他弟弟李增枝就直奔周王府,李景隆他爹是朱元璋的外甥,他們按輩分就是周王的侄子,這兩個人一口一個王爺,一口一個五伯父,喊的周王朱橚是熱情無比。

周王是真真沒想到他那個一登上帝位的侄子要搞他,也沒想到這兩個侄子要弄他,於是在一副觥籌交錯、推心置腹的情況下,周王大方的答應了李景隆的一切要求,什麼大軍在城中駐紮幾日,補充補充糧草的要求都是小問題。

見忽悠的周王都答應了,李景隆立刻就召集了他父親以前的一些舊部將,悄悄的精心準備了多日。

在一天早上,周王睡的正香的時候,李景隆帶兵就把河南三護衛給圍住了。接著就衝進周王府把周王朱橚給綁了,周王先是憤怒大罵,然後在李景隆把皇帝的敕旨宣讀了後,嚇的瑟瑟發抖。

李景隆第一次出手辦的相當漂亮,建文帝朱允炆讀了李景隆的彙報後,那是龍顏大悅,覺得藩王也不過如此。

齊泰,黃子澄,方孝孺在朱允炆接到捷報的時候就立刻讓人召見來了,三個人也是高興的不得了。

建文帝問他們三個,這周王是逮了,該如何處理呢?

黃子澄提出的主意,他第一個回了:“周王犯的是謀逆大罪,按大明律是要賜死全家的。”

本來按大明律法是要誅九族的,可這是天家,那最多殺周王一家就可以了。

建文帝畢竟心軟,他隻是害怕藩王的兵權,一旦奪了他們的兵權,能不死就不死,畢竟還是他的叔叔,於是皺眉道:“周王畢竟是朕的親叔叔,謀逆一事並未查明,賜死,未免也太重了。”這周王謀逆不謀逆他還不清楚麼。

黃子澄也隻是拋磚引玉,見朱允炆反對,立刻就說道:“陛下說的是,賜死確實重了些,但周王的罪行還是要昭告天下的,臣的建議是將周王一家貶去遠方,一來懲罰其的罪惡,二來昭現陛下的仁愛。”

建文帝一想,好事,讓他們滾的遠遠的最好,於是同意了,至於去哪裏,最後在齊泰的建議下發配去了雲南。

雲南由西平候沐春鎮守,朱允炆很是放心。

周王被發配雲南後,昭告天下,北平的燕王朱棣知道後,氣的在密室了大罵不止。

好不容易燕王平複了心情,那暴昭就帶著林嘉猷、劉璟,來了北平。小心翼翼把這三人送走。

燕王就發現了朱允炆對他要動手了,還是在密室裏,他的三個兒子,加上的心腹道衍、張玉、丘福等人。

燕王的臉色那是相當難看,因為自那暴昭三人走了以後,朝廷連發調令,北平的布、按、都三司都被換人了。換了張昺任布政使、陳瑛按察使、都指揮使謝貴接任。這三個司那是明朝地方上最高的行政機構,布政使那是行政機構,按察使那是司法機構,都指揮使那就是地方上最高的軍事指揮機構了。

換這三個人,朱棣一個都不認識,這三個人一來,朱棣跟三人一接觸,發現除了那個陳瑛比較給麵子外,其他兩人就不太給麵子了,他是王爺又咋地,反正這二人都是公事公辦。更讓朱棣窩火的是,這二人還派人私下打探燕王府動靜。

可就在朱棣心中不順時,接到消息齊王進京被扣了,更加是煩不勝煩,好不容易熬過新年的時候。大同又傳來了驚天噩耗,他的十三弟代王朱桂被那些大同官員參劾,說朱桂品行暴烈,虐害軍民百姓。於是被朱允炆一道聖旨廢了。囚禁在大同代王府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