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昭,“胖子終於聽到一個人名,腦中不斷思索,這到底是誰,可想了半天,沒多大映像,不由暗暗叫苦。
這時,那老將軍摸著花白的胡子先開口道:”這個暴尚書來者不善,如今皇上連除二王,今番又派個采訪使前來,定是來探我動靜,若被其尋得什麼差錯,朝廷很有可能以此為由,再削燕藩!”
“燕潘,燕藩。”胖子腦中不斷急轉,終於聽到一些有用的信息,這老頭說的應該是皇帝削藩,已經除了兩個王爺了,而自己的這個身體的老爹應該也是一個王爺,而且還是燕藩。想到這,胖子腦中突然明了,難道是,不由悄悄打量起自己的父王,隻見該男子英武不凡,鼻梁高挺。
“永樂大帝,”四個大字出現在胖子腦海,然後又看向了身邊的兩個青年。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一個采訪使算得了什麼!他暴昭安安生生也就罷了,若敢尋燕藩半點不是,我便讓他出不了北平城!”正當胖子看向身邊青年時,那魁梧的青年囂張的大聲喊道。
”我操,真他媽囂張。“胖子腦中再次急轉,如果這身體的父王是燕王朱棣,以後的永樂大帝的話,那自己這肥胖的世子就是那隻當了十月短命皇帝的朱高熾了。我去這麼衰。
就在胖子還在胡思亂想時,中間的王爺,也就是燕王朱棣,小聲喝到:”不得胡言,朝廷大事豈由得你在此亂說!“
那魁梧青年立刻縮了縮脖子不敢再說。胖子聽罷,看向那青年,心中猜測這應該就是那被侄子活活燒死的朱高煦。然後看向另外一個,不用說,應該是朱高燧了。
這時候,朱棣對著那黑衣和尚問道:”師父你有何看法?“
”師父,燕王的師父,還是個和尚“胖子聽到燕王朱棣喊一個和尚師父,忍不住看向了那個和尚。隻見這和尚三角眼,眼中精光閃爍,便想到一人,黑衣宰相姚廣孝道衍和尚。
隻見和尚沉聲道:”齊王被扣,不過十餘日前事,朝廷此時遣使直奔北平,必是放心不下王爺,過來探聽動靜。方才二殿下說得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亦無須太過驚慌。臣要問的,便是王爺此時的態度?“
朱棣身子微微一震,沉默了一會,搖頭苦笑道:”朝廷既要打探,由他打探便是。本王奉法守禮,從未做過有愧朝廷之事,怕他采訪使做甚?“
胖子心中卻是明了,他可知道這位燕王,話是那麼說,最後還不是在現在皇帝也是他侄子朱允炆的逼迫下起兵造反了,而且還成功了。最後成了明成祖,永樂大帝。
腦中不斷搜索著關於朱棣的曆史記載,不知為何,胖子大腦中一片清晰,慢慢回憶起來當初看的關於朱棣的記載,燕王朱棣,這可是個了不得的大人物。洪武三年,朱棣十一歲,被他老子朱元璋冊封為燕王,洪武十三年朱棣二十歲,就藩北平,洪武二十三年,朱棣三十歲,親率大軍招降了北元餘虐乃兒不花,聲望響徹大江南北。朱元璋死後,建文帝朱允炆即位,朱棣以奉天靖難為名,發動了著名的靖難之役,四年血戰,以及其不利於自己的劣勢,硬生生的打到了握著一手好牌的朱允炆,最後成就帝位。
嘖嘖嘖,不得了,胖子想到這忍不住再次悄悄打量起這個名人。
朱棣不知道下麵胖子百轉千回的心思,卻見那和尚道衍接著說道:“王爺既這般說了,那便當小心應付。”似乎是心中有些輕歎,頓了一頓有才說道:“那八百勇士須小心安排。切莫讓小人借此生事,徒惹禍端。”
胖子朱高熾小眼迷著悄悄把目光移向這個黑衣和尚,姚廣孝,提到靖難之役,這個人不得不說,腦中慢慢回憶,一些野史中記載,道衍和尚,本名姚廣孝,蘇州府轄下長洲人,前元朝就出家當了和尚,這和尚可不老實,書中記載他到處求學,通曉儒、釋、道三教學問,還精通相術、兵家等學術,妥妥的學霸人設。
致以如何來到燕王身邊,胖子腦海中就沒啥記憶了。但胖子知道,就是這和尚暗中不斷的挑撥燕王朱棣,最後才讓燕王朱棣下了決心起兵造反。而且這燕王朱棣也及其信任這和尚,甚至還拜了師父。
想到這,胖子朱高熾心中一凜,的,這老和尚自己真惹不起,甚至還要恭敬的供著。
燕王朱棣聽到這,臉色也是變的更加謹慎,胖子也明白,這事要是讓朝廷那邊的人知道,就是個私蓄死士的罪名,那還不立刻削他。隻見朱棣對著那壯年將領說道:“士弘覺的該如何應付。”
“士弘?”媽的這誰呀,胖子現在的處境最讓他揪心的就是,這裏麵好多人他都不知道名字,但又不可以問,心裏是七上八下的,就希望這些人多多說些他知道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