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同心閣舊友書友的打賞!前麵章節做了一些刪改,章節順序有調整,希望不會給書友們的閱讀帶來麻煩!)
任何人都不曾預料到過的情況出現了。
也不知道潼關附近有山洪暴發,還是雨下的實在太多,禁溝內起了洪水。在湍急的水流越來越凶猛的衝擊下,溝內幾條以屍體築成的“壩橋”被氣勢洶湧的大水給衝毀了,就和堰塞湖決堤一樣。
在最上遊的那條“屍體壩”被洪水衝掉後,非常凶猛的水流連續將下遊的幾條壩橋衝毀,在叛軍將士的驚呼聲中,滔天的洪水攜著巨大的威力,攜帶著大量屍體及被衝走的叛軍軍士,直往黃河方向撲過去,氣勢駭人。
在“潰壩”之際正通過壩橋往禁溝西沿衝鋒的叛軍軍士也大部被水流攜帶著直接衝到黃河裏,隻有那些幸運被石頭卡住或者樹枝掛住的軍士得以幸免,還有一些軍士幸運地被湍急的水流直接甩上了岸,揀回了一條命,不過這些幸免於難的軍士也被嚇的夠嗆。
被水流直接帶到黃河裏的軍士估計有一兩千人,這些軍士大部來自北方,不會遊水,被水流直接帶進急浪滔天的黃河裏,基本也失去了性命。
其實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必然的。
華山上泥土很少,蓄不住水,天上落下的雨水基本直接排掉了。禁溝地勢低,原本就是山間自然形成的河道,大雨時候這一帶山上的水都是通過禁溝排到黃河去的。
大雨開始下後,禁溝內很快就出現了水流,大量堆積的屍體導致雨水在溝內積蓄,無法及時排出。隨著雨下的越來越大,時間越來越長,山溝溝間積蓄的水也越來越多,在艱難排水的同時也將一些屍體移動,在地勢的作用下,屍體進一步堆積,成為一個又一個的壩體,禁溝內的水流最終被屍體堆積而成的壩體截成一個個或大或小的堰塞湖。
越積越多的水漫過了屍體壩橋及禁溝東沿四處亂流,水流對屍體壩也形成了強大的壓力。隨著雨水流越來越湍急,堆積而成的屍體在強大水壓的作用下終於頂不住,潰壩了,最上流的壩體是最先開始潰壩的,強大的水流衝擊最終導致連鎖反應,攜著巨大威力的洪水連續衝毀了後麵的屍體壩。洪水不但將禁溝內大部屍體及數千叛軍軍士衝進黃河裏,並且也衝毀了叛軍往禁溝西沿衝鋒的“道路”。
所有壩體被衝毀後,禁溝內依然是湍急的水在流動,叛軍軍士要想通過水流湍急的禁溝對潼關城展開攻擊,難度不知道增加了多少倍,禁溝天險重現,可以說恢複了最初時候的全部功能,並且比平時禦敵能力強了很多,那湍急的水流對於想繼續攻城的叛軍來說是一項非常難以克服的困難。
正因為明白了這些,所以楊晞在看到洪水將禁溝內屍體都衝走後,忍不住驚喜的大叫起來。
天助我也,一點都不假。
楊晞在向哥舒翰建議如何清除禁溝內屍體的時候,就提過兩點建議:一是用火燒,二是引大水衝。火燒沒將屍體燒光,一場大雨引發的洪水一鼓腦將屍體全部衝走了,這不能不說是上天的眷顧,禁溝天險再現,險峻程度更甚,叛軍要想再順利攻城,那基本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