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1 / 2)

(重感冒了,難受的要死,唐遠想稍稍偷懶一下,每天早點睡覺,這兩天改為每天兩章更新,欠下來的以後補上,請書友們見諒!)

高適當然想不到,近淩晨時分在城頭上與楊晞的這次巧遇,竟然讓他意外地得到了升遷。

雖然楊晞許諾的升遷有點讓他猶豫著要不要接受,畢竟對方是楊國忠的兒子。但對楊晞先入為主的好感,及楊晞在抵達潼關後所做的一切布置讓他不得不心生敬佩,能在這樣殺伐果斷,做事沒有任何拖泥帶水的人手下任職,感覺會非常好的,自己的才能很可能可以得到完全的發揮。

也隻猶豫了一會,高適就接受了楊晞的當場任命,並表示了自己的決心。

高適接受了他的臨時任命,並沒有任何的推拒,楊晞知道,這個曆史上的名人已經會初步聽服於他了。無論哪個時代,要想幹大事,幹成大事,必須要有一批得力的手下,忠誠度很高的得力手下,楊晞也清楚,他雖然現在行元帥的職,但真正會完全聽服於他個人的人,幾乎還沒有.

無論是哥舒翰,還是龐忠、李福德等人,都是因為他負著聖命而來,或者是他父親楊國忠的親信之故才暫時聽服於他,要是這些前提條件都沒有了,那這些人也不會太把他當回事。

在接下來的過程中,他不但要率領這萬餘殘兵敗將守住潼關城,而且要連續不斷地收“小弟”。

手下有了一批忠心於自己的人,那才可以做事,才可以做大事。

他希望高適是他所收的第一個“小弟”,以後能聽服於他,為他做事,為他出謀劃策。

他也相信,無論年歲多少大的人物,他都有信心讓他們折服於他的能力和手段,助他成大事的。

剛穿越過來,憑著一些特殊的機遇就站在了現在這樣的高度,這樣讓許多人仰視的高度,楊晞當然不會善罷幹休,要借著任何一種“勢”,施一番拳腳的。

這不是憑空而起的念頭,而是隨著他慢慢掌握潼關的形勢自然而然起來的。

當下也馬上示意高適不要多禮,挺身傲然而立,正色地說道:“高將軍,本帥曾拜讀過你的詩作,‘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破家辭殘賊,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這是何等豪氣的詩,稱之為千古絕歎也不為過,本帥希望你在戰事進行中的表現,也能如你詩作中所寫那樣豪邁,有氣度!”

沒想到楊晞竟然當場吟誦了他那首自覺也很不錯的《燕歌行》,還盛讚了一番他,高適又驚又喜。

其實他這首詩裏是滿腹怨言的,埋怨張守珪驕傲輕敵,以至作戰失敗,讓軍士付出了極大的犧牲,卻沒想到楊晞會以此詩來稱讚他的豪邁、氣度,還真有點汗顏。

楊晞能記著他這首詩,並大為讚賞,這也是高適沒有想到過的,甚至心裏生出一種知己的感覺。

楊晞記著他的詩,盛讚他詩的同時也稱讚了他的才學和豪邁,這當然是知己的感覺,被人識才了。

高適當然不知道,楊晞隻記得他這首著名詩篇中的前麵幾句,後麵就不知道了。

見高適有點動容了,楊晞趁熱打鐵地說道:“高將軍,李將軍和龐將軍在撤離漢潼關城前所做的布置很妥當,將叛軍迷惑住了,叛軍肯定直到天亮後才會發現我軍已經棄守漢潼關城,而且他們要費一些周折才能進城,叛軍抵達這裏,對我們所處的潼關城發動攻擊,至少還要有好幾個時辰!本帥相信叛軍至少要在幾個時辰後才會攻城,隻是起的早,又想鼓慰一下守城的軍士,所以就帶著親衛來巡城了!本帥希望叛軍能更遲些對潼關城展開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