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軍在最初的一波攻擊受阻,遭遇到極大的殺傷後,並沒有任何的退縮和放棄,後續的攻擊人馬連綿不斷地來。還好漢潼關城東門和南門外平整的地方不多,叛軍沒辦法展開更多數量的兵力,每個方向一波次的攻擊都是數百人規模,更多的人馬是擠不下城門外那塊高低起伏的地方的。
叛軍這樣規模的攻擊,城頭上的守軍防守起來還不算吃力,讓楊晞放了點心。但在看了一會後,看到叛軍連續幾波的攻擊都遭到重創,卻依然沒有放棄後,他也明白過來了叛軍的攻擊之法,那就是以近乎車輪戰的戰術,拖疲我守城的將士,待守城將士體力消耗盡後,他們再集中力量攻城。
無論如何強壯的人,其體力總是有一個限度的,要是相似的動作一直重複做,肯定很快就會疲憊,最終使不上力氣,就像現在城頭上的大唐軍隊一樣,他們連續地拉弓射擊,力量消耗一定非常大,最終會心竭而拉不動弓。城頭上軍士拉不動弓的時候,就是叛軍還擊進攻的時候。
要是城頭上的守軍出現疲態,攻城的叛軍數量肯定會增多,一波接一波也會更密集。
想到這,楊晞叫苦不迭,他清楚叛軍連續不斷的攻擊還會持續,有可能直到天黑不適合進攻,或者城外堆滿屍體,沒辦法衝鋒之際才會停下來。
但現在離天黑還有一個多時辰,城下叛軍的屍體也還沒多到讓叛軍完全不能衝鋒的地步。
現在的楊晞隻希望城頭上的守軍能保持好體力,繼續堅持接下來的戰鬥。他也馬上讓人傳令,要龐忠和李福德,以有限的那幾百機動兵力輪換上城頭,讓軍士有機會得到休整,恢複體力。
楊晞同時傳給他們的命令就是,無論花多少大的代價都要堅持到天黑。
待到天黑後,再布置一個疑兵陣,讓叛軍不敢趁夜攻擊,而守城的軍士趁機撤回後麵的隋潼關城。
在預先的布置中,已經非常破敗的漢潼關城並不是一個必須要守住的城隘,而是隻當作阻滯叛軍攻擊速度的要塞,能遲緩叛軍半天或者一天就可以了,真正的戰場是在現在他所站的隋潼關城。
現在的隋潼關城頭上隻有一萬左右的軍士,還有不少是傷殘者,或者精神狀態不佳者,戰鬥力不強。而在兩個時辰前已經有一千餘名軍士被派出鎮守十二連城各隘,城頭上的人馬布置已經很緊張,不可能再派人馬援助漢潼關城,楊晞更不能容忍漢潼關城頭的那兩千多士卒被消耗掉,他肯定要保證漢潼關城頭上那兩千士卒能平安退回來,充實隋潼關城頭上的力量。
漢潼關城的險要程度比隋潼關城要小很多,任何一位將領都會傾全力守隋潼關城,就如哥舒翰,在知道自己兵力不足的情況下,放棄了漢潼關城。楊晞當下也明白隋潼關城更難攻取這個事實,他當然要集中所有力量防守,李福德和龐忠的兩千人也無論如何都要讓他們回來的。
但怎麼接應回來卻是非常有技術含量的,要是被叛軍追著逃回來,那很難將他們接進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