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霍霍向豬羊。
自李欣兒奪得了八月榜單之後,公司業務部可是狠狠地長了一口氣。這不,還重金聘請了兩位白銀作曲家給其量身定製了幾首歌,作為她的複出專輯。
正式打響了李欣兒進軍二線歌手的奏響曲。
至於為什麼李欣兒還是個二線歌手,這主要來說還是之前公司作曲部拉胯了。
要知道。
在《小幸運》還沒有出來之前,李欣兒還隻是一個三線中流的歌手,而如今卻是翻身一躍,成為了三線前端。
這其中的差距正是一首熱門歌曲填平的。
可就算如此,隻有一首代表作的李欣兒還隻是三線歌手!
要想成為二線歌手,李欣兒起碼要擁有三首以上的精品歌,而且需得連續三個月衝進排行榜前七才行。
這個要求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
簡單在於,隻要歌手背後的公司夠有錢,請動金牌作曲人為其量身定做幾首歌,那起碼有百分之八十的概率能成功。
而且為什麼是衝進榜單前七就行了,這其實算是一個行業裏的潛規則了。
按理說每月每日發行新歌的歌手每月一千也有八百,這榜單前五也是那些個一線頂流歌手的必爭之地。
說隻要衝進榜單前七就能行,但二線歌手能衝的進前五嗎?
這第六、第七就是留給那些想要衝級的歌手們的!
所以,隻要能請的動金牌出手,自然也就有八九成把握了。
困難在於,三線歌手是個群,群員實在是太多了。
每個娛樂公司內部都有著數量龐大的二三線歌手、台柱子一線歌手以及撈金機器頂流歌手。
當然這裏麵要是仔細區分,那還能分出偶像、民謠、民歌、流行等等等等種類……
每個月,那些個娛樂公司想要捧新人上位的不要太多!
當然前提是要這名新人要有一定的粉絲基礎,而且公司肯花大力投資,還有一定要提前打聽好是否有強勁對手,爭取將風險控製在最低,成功率提上去。
何君前幾天就跑過來跟林越說過這件事了,當時林越正忙著寫書就沒有理他。
現在寫完了,也就琢磨著給李欣兒再定製幾首歌。
李欣兒個人風格很強烈,抒情、流行都能夠駕馭,頗有幾分大氣磅礴的意味,如果是抽卡的話,很可能抽出不符合她風格的曲風。
“係統。”
【我在。】
【我想定製《泡沫》和《光年之外》。】
【明白,已從您的個人賬戶扣款。】
過了一會兒,林越手機收到了來自銀行的扣款短信。
200萬!
根據係統的解釋,這還算是林越第一次定製的友情價了。否則根據前世這兩首歌的火爆程度,可比這個價還要高。
忍著心痛,林越將作詞和作曲都謄寫出來,他現在已經算的上是登堂入室的新手了,作曲常識還是有的。
兩天後,接到了兩首歌的何君和李欣兒高興地都快要瘋了。
李欣兒更是激動直言道:一定好好錄好這兩首歌,絕對不辜負長歌老師的一番心血!專輯發行之後一定要登門拜謝!
將《全職獵人》的第一卷寫完了之後,林越就發了過去,遠光這邊效率也是高,立馬就宣傳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