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激情四射的曾大財主掏出個大紅信封,雙手舉起慷慨宣布:
“四川工商聯合會和成都商會所有開明士紳、企業家們,為表示對西征將士的欽佩與嘉勉,聯合出資一百萬元,盡數贈送西征將士,預祝西征將士馬到成功,所向披靡!”
兩萬多軍民盯著裝有一百萬元支票的大紅信封,熱烈鼓掌,即將上台的鍾穎和左後將校雙眼發紅歡聲一片,以至於在接下來的授旗儀式中,本該一臉肅然堅定不移地接過旗幟的鍾穎,長滿絡腮胡子的臉上全是傻笑,氣得向他授旗的蕭益民真想踹他一腳。
儀式結束,鞭炮齊鳴,威風凜凜的西征將士隨即踏上征程。
蕭益民特意來到行進西征隊伍出發的大營門口,在高高飄揚的戰旗下,依次與老同學兼騎兵團長唐五麟、擔任步兵連長隨隊出征的愛將劉文輝、林雲根、唐瑛、何光烈等人依依話別。
當身穿新式山地迷彩作戰服的直屬特務連隊伍走過來時,蕭益民叫住向他敬禮的年輕少尉軍官,關切地詢問回家看看沒有?爺爺和弟妹的身體怎麼樣?
身背獨特長步槍的年輕少尉滿臉激動,低聲回答蕭益民的問話,說了幾句眼睛就發紅了,看樣子與蕭益民的感情非同一般。
一旁的段祺瑞和藹地詢問:“這位是……”
“哦!這是我的小老弟,名叫彭子嶽,家就住在北麵黃龍溪以西十餘裏的山村,他的父親也是一名邊軍猛將,可惜當年跟隨趙大帥西征時戰死了,子嶽還有個哥哥叫彭子鬆,是我們司令部直屬教導團的射擊教官,他們兩兄弟從小就跟隨爺爺打獵,如今都是我軍功勳赫赫的射擊教官,這次是鍾穎將軍特意把他調進西征部隊的。”
蕭益民向段祺瑞介紹彭子嶽。
段祺瑞好奇地打量著身材不高、體型有些單薄的年輕少尉:“聽說你們邊軍的晉升規定非常嚴格,你這麼年輕就升了少尉,是剛從軍校畢業的吧?”
“報告將軍,本人今年滿十九歲,軍齡已滿五年,沒進過軍校,本人的少尉軍銜,是一刀一槍殺出來的。”
彭子嶽昂起腦袋大聲回答,顯得非常的倔強和自信。
“哈!”
段祺瑞來了興趣:“一刀一槍殺出來的?那麼你告訴我,你參加過什麼戰鬥?殺過多少人啊?”
彭子嶽望向蕭益民,看到蕭益民含笑點頭,轉向段祺瑞大聲回答:“本人參加過川滇之戰中的三次戰鬥,以及五月底的川北龍潭之戰,倒在本人槍下的總共八十五人,其中三十四人為軍官,死在本人槍下的最高軍官,為馮玉祥部第十六混成旅步兵團上校團長,報告完畢!”
段祺瑞大吃一驚,不可置信地望向蕭益民,看到蕭益民嚴肅地點頭確認,這才一臉震驚地轉向麵前稚氣未脫的彭子嶽:“厲害……你能不能把你的這支步槍給我看看?”
“子嶽,解槍。”蕭益民低聲命令。
“是……”
彭子嶽頗不願意地把槍遞給段祺瑞。
蕭益民含笑靠上半步,指著段祺瑞手裏的槍,低聲介紹:“這是我們的研究所特別改裝的步槍,專門用於遠距離精確射擊,你看這……加厚合金鋼槍管,長度為680mm,節套前下方的玩意是可收縮的合金兩腳架,在這……有彈簧支撐,拉出來就會自動打開…….這種特製步槍取消了頭箍、二箍和刺刀座,槍管上沒有安裝準星。”
“照門前麵這個長條型的凸起玩意是什麼?”段祺瑞指著槍機上方的齒狀導軌詢問。
蕭益民解釋道:“這是安裝瞄準鏡的導軌,我們從德國購進了兩種瞄準鏡,研究所聘請的一群德國專家經過上百次實驗,最後采用這種導軌式的瞄準鏡安裝基座,也可以使用斜板式照門和導軌前方的這個凸直接瞄準開槍,使用瞄準鏡的話裝上去就行,隻需把改裝好的瞄準鏡固定腳架往導軌上一插,擰緊前後兩顆螺帽,略作調整即可,避免了每次射擊前繁瑣的校準程序……供彈口與改裝的短步槍一樣,使用十發插入式彈匣,這個鏤空的方形槍托是小弟的傑作,這是軟皮做成的腮墊……靠近扳機這部分,像不像手槍的握把?用起來不但穩定,也方便很多的。”
~~~~~~~~~
ps:這是月票滿1450票的爆發,求自動訂閱和月票!下一章還沒寫完,大家等一等,稍晚給大家送上。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