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p;&nbp;&nbp;&nbp;川滇和談進行二十餘天便取得巨大進展。
&nbp;&nbp;&nbp;&nbp;四川都督胡景伊和民政長張培爵出奇地好說話,高風亮節,頻頻退讓,使得雲南方麵在極其被動的情況下,逐漸把握了主動,進而非常強硬地提出三個締結和約的前提條件,沒想到全部得到四川都督胡景伊和談判負責人張培爵的接受,開始雷厲風行地實行起來。
&nbp;&nbp;&nbp;&nbp;在大都督胡景伊的嚴令下,起到巨大威懾作用的川軍率先撤退,王鍵第四師大部主力退回敘府,駐紮敘府隨時增援的彭光烈第二師奉命退回樂山,周俊部第一旅撤離瀘州,返回內江。
&nbp;&nbp;&nbp;&nbp;滇軍兩個旅大喜之下繼續東行,開到滇黔邊界重鎮曲靖,對貴州反抗軍展開壓迫。
&nbp;&nbp;&nbp;&nbp;其次,胡景伊與張培爵聯名下達命令,責令四川邊防陸軍司令部立即釋放仍被當成苦力使用的五千七百餘名滇軍俘虜;
&nbp;&nbp;&nbp;&nbp;第三,都督胡景伊和張培爵率先提出以“和睦相處、攜手發展”為原則,在雲南方麵沒有做出任何書麵承諾的時候,匆匆命令川南各級政府先行撤銷兩省邊境所有稅務稽征站和檢查站。
&nbp;&nbp;&nbp;&nbp;都督胡景伊和民政長張培爵的命令,讓四川軍民目瞪口呆,迅速jī起四川各界的一片反對。
&nbp;&nbp;&nbp;&nbp;隸屬四川省工商聯合會的《華西商報》憤怒之下,發表措辭jī烈的社論,抨擊都督胡景伊和民政長的嚴重錯誤,責問兩人到底是雲南的官還是四川的官?
&nbp;&nbp;&nbp;&nbp;社論最後隱晦地指責:與雲南各界都有交情的胡景伊和同盟會分子張培爵,均在暗中獲得雲南方麵的巨額賄賂。
&nbp;&nbp;&nbp;&nbp;文章一出,全省憤慨。
&nbp;&nbp;&nbp;&nbp;已經覆蓋周邊五省的《華西時報》於次日刊登社長鄒文翰的文章,簡要概括西南三省的局勢和現狀,詳述川滇談判的過程,逐條分析胡景伊和張培爵的命令,明確指出隻有戰敗者才會做出這樣的舉動。
&nbp;&nbp;&nbp;&nbp;最後,鄒文翰明確質疑四川省政府、省議會的領導能力,對如今的省政府和省議會表示深切的擔憂。
&nbp;&nbp;&nbp;&nbp;鄒文翰的文章立刻引發四川各界的強烈認同,副議長兼財政次長曾壽五率先發難,在一天之內征得過半議員的簽名,正式向省議會提出“罷免案”,要求議會立即召開特別會議,撤銷民政長張培爵的職務,並對大都督胡景伊進行彈劾。
&nbp;&nbp;&nbp;&nbp;四川輿論一邊倒地支持曾壽五等七十餘名省議員聯名提請的“罷免案”和“彈劾案”,川南各地政府概不遵循胡景伊和張培爵的“錯誤命令”;各界民眾憤然指責談判負責人張培爵不是四川人民的民政長,而是同盟會國民黨的民政長,表示四川人完全有能力治理好自己的家鄉,反對國內任何政黨、任何勢力幹涉四川的內政,呼籲在雲南方麵沒有拿出誠意之前,立刻停止談判,並要求省議會立即召開特別會議。
&nbp;&nbp;&nbp;&nbp;與此同時,民間迅速流傳出大都督胡景伊收取雲南商團巨額賄賂的消息,“內jān”、“數典忘祖”等等恥辱的大帽子,從此落到了胡景伊腦袋上。
&nbp;&nbp;&nbp;&nbp;在鋪天蓋地的反對和指責之下,胡景伊和張培爵徹底傻眼了,不得不匆匆暫停在昭通舉行的川滇談判,連夜返回成都解除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