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打壓與籠絡(1 / 2)

第八十一章打壓與籠絡

進入七月,北京這座曆史悠久的四九城變得炎熱不堪,一場突如其來的陣雨過後,京城的下午如同蒸籠般,走在大街上喘氣都困難。(讀看看小說網天才隻需3秒就能記住)

寬闊典雅的鄭王府中已經搬出冬季儲存的大冰塊降溫,涼爽宜人的總理書房裏用上了美國製造的電風扇,可袁世凱仍然感到心火騰騰,燥熱難耐。

把手中的最新報紙輕輕放下,袁世凱站起來走到窗邊,陷入沉思,寬大書房裏坐著等候的梁士詒、楊度、王士珍等人捧著冰鎮銀耳羹,靜靜地品嚐,誰也不敢去打擾袁大總統的思考。

“太快了,太令人意外了!”

這個念頭在袁世凱腦子裏久久盤旋,揮之不去。

川軍在整個戰役前前後後的一連串計策,以及各部表現出來的強悍血性和服從能力,不但令各地軍閥目瞪口呆,就連北洋將領都連呼不可置信,在中國發行的列強報紙紛紛就此發表評論,無一不對一直被忽視了的、地處中國遙遠西部內陸地區的川軍刮目相看。

全國各大報紙連續半月不斷刊登川滇之戰,以無比的熱情和極有煽動性的筆法,詳細描繪此戰的每一個過程,但是對於存心坐山觀虎鬥的袁世凱和他的心腹們來說,最後的結果仍然讓他們無法理解,也無法接受。

此役的過程及後果,極大地震撼了袁世凱和他的心腹們,之前恐怕全世界都不會想到川軍會最終贏得戰爭,更不會想到雙方動用三萬餘官兵的戰爭,僅打了三天就塵埃落地,最後還是強大的滇軍主動求和。

如今,蕭益民的大名已經傳遍天下,歐美各大報紙都對這位年輕的川軍統帥讚不絕口,什麼“中*界最耀眼的新星”、“最具現代戰爭思想的中國統帥”,諸如此類讚譽很快在國內各大報紙上大行其道,就連戰爭中川軍官兵激憤之下的殺俘暴行,都被譽為“果敢堅定一往無前”。

最令袁世凱和他的心腹們無法容忍的是,迅速壯大、名聲鵲起的蕭溢茗隱隱露出了“明主”之象,蕭益民非常的狡詐而富有遠見,他先是狠狠把滇軍打了個措手不及,頭破血流,緊接著幹淨利索地完成和談,以悲憫天下的高姿態,向兩省民眾和上百名中外記者發出“停止兄弟間痛苦的紛爭、體恤兩省民眾疾苦、和睦相處攜手發展”這樣蠱惑人心的口號,非常漂亮地結束了川滇之戰。

此舉一出,竟受到全國各界和歐美列強的大力歡迎和吹捧,如此典型的得了便宜還賣乖的齷齪行徑,竟然讓這個端茶壺跑堂出身的年輕人名聲更盛,讓他贏得中外各界的極大好感,國內各大報紙更是把他捧到了天上。

一聲長歎過後,袁世凱走到幾位心腹坐落的沙發旁,坐在專為他預留的主位上,接過侍從奉上的冰鎮濕毛巾,擦了擦光亮的額頭,扔下毛巾無奈地問道:“蔡鍔的調令下發沒有?”

王士珍連忙回答:

“已經下達,並已知會京城中外報紙。想必經此一戰,蔡鬆坡也心灰意冷了,戰敗導致雲南省政府內部矛盾激化,各地富商恐懼戰火蔓延,紛紛要求罷兵,並停止支持滇軍,雲南輿論立場驟然轉變,滇軍上下士氣低沉,各級將領各懷心事,同盟會不管不顧再次橫插一腳,要求重組雲南省府,劃清軍政權責,方方麵麵的人物粉墨登場,鬧得不亦樂乎。”

“果然不出所料!孫大炮那群烏合之眾,見縫就插針,他們是唯恐天下不亂啊!一次戰敗,就把號稱鐵板一塊的雲南逼出了真麵目,古語雲兵敗如山倒,牆倒眾人推,果不其然啊!”袁世凱極為感慨。

梁士詒頻頻點頭,將近日情況和分析結果詳細彙報:

“如此一來,足以令手握全省軍政大權的蔡鬆坡生出無力之感,從近日雲南發回的密報分析,蔡鬆坡麾下將領出現分裂,雲南講武堂不少外省籍教官以各種借口,先後離開昆明,我們認為,蔡鬆坡很快就會被趁機奪權的同盟會和地方勢力架空。

“麵對如此窘迫處境,蔡鬆坡若是繼續留在雲南,反而對他沒什麼益處,此時以奉調入京為借口,暫時離開是非之地,無疑是最佳的選擇。”

袁世凱點了點頭:“很好!蔡鬆坡是個優秀的軍事人才,隻要到了北京,他就別想掙脫我的掌握......等同盟會那群烏合之眾撞個頭破血流,慢慢清醒過來,恐怕又會想起蔡鬆坡這杆造反大旗,肯定會跑來挖牆角,我絕對不允許讓他再離開。”

“正是如此。”

楊度瀟灑地附和一句,含笑詢問袁世凱:“大帥對四川局勢有何考慮?”

袁世凱頗為惱火:“還有什麼考慮?蕭益民違背中央號令,擅啟戰端,禍及萬民,怎麼也得把他的軍政部長撤了才行......好在我還算謹慎,沒有把四川副都督的位置給他,否則不知此子要驕橫到何等地步?現在想來,還是被尹昌衡逼走的那個瘦得隻剩下一張鴨子嘴的副都督張培爵,讓我更省心一些。”

眾人聽得有趣,一陣大笑,風度翩翩的楊度也忍不住開懷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