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九章 同舟共濟(1 / 2)

原定在海南視察三天時間的蕭益民,最後竟然停留了足足五天,在參加石碌鐵礦至昌化碼頭的鐵路通車儀式後,蕭益民一行還視察了能同時停泊和裝卸兩艘萬噸遠洋貨輪的專用碼頭,擁有十二個中小型泊位的軍民兩用港,參觀了基本竣工、投產在即的中美合資石碌鋼鐵公司,慰問了從國內遷移到昌化新城和石碌鋼城的十二萬民眾代表。

最後一天,蕭益民一行仍舊返回已經擁有八萬人口的臨高縣城,就海南的農業發展,以及橡膠、咖啡、劍麻等經濟作物的種植推廣成果舉行慶功會。

雖然海南建省僅僅隻有半年時間,但是一年前蕭益民就已經啟動了龐大的海南發展計劃,如今雖然尚未看到多少顯著的成果和回報,但欣欣向榮的發展速度和良好趨勢,足以讓蕭益民倍感滿意。

海南省長孫寶琦及其行政班子勇於嚐試銳意革新,在南京行營充足的糧食和物資保障下,僅用半年時間,就利用七十萬移民開墾了十七萬餘畝水田和山地,修建了一千四百公裏的省級公路和橋梁,在海南中南部沿海地區種植了八萬餘畝橡膠,擴建新建三十多個中小型軍民兩用海港,成功地與黎族等原住民部落增進了解,和睦共處,並出資幫助兩個高山地區的黎族部落擴大銀礦的開采。

已經被曬黑卻精神煥發的孫寶琦自豪地彙報:僅是向海外前來投資定居的華人華僑和本地民眾出售土地、漁港和碼頭這一項,就足夠全省行政開銷,而且竟還略有盈餘;隨著海南工農業建設的高速發展,進出口貨物稅收和工商業稅收將會大幅度增加;農林牧漁等行業等後年免稅期一過,每年增加的稅收將不低於四百萬元,完全能滿足省會城市海口的擴建和基礎設施的完善。

第六曰上午,蕭益民臨行前親自前往位於臨高城東北的軍事訓練基地,查看五萬官兵駐紮的營房和訓練設施,還登上海拔四百米的炮兵訓練場觀察站,觀看新編重炮七團的實彈訓練射擊考核。

在登上海岸警衛隊的“臨高號”驅逐艦前,蕭益民再次前往位於海軍秘密基地南麵、正在緊張裝修的兩個秘密研究所和住宅區,與擔負建設重任的南京行營總司令部直屬第二工程兵團八千官兵共進午餐,這才結束了收獲巨大的海南之行。

海岸警衛部隊的旗艦“臨高號”在八艘大小驅逐艦和快速炮艇的護衛下,劈波斬浪,全速向北,參觀完“臨高號”的陳炯明和許崇智等人對恍如橫空出世的海南海軍感慨不已,之前誰能知道僅成立半年時間的海南海岸警衛部隊擁有如此眾多如此先進的戰艦?

誰能想得到,荒蕪的海南島上竟然隱藏著八萬海陸將士和極其先進的秘密造船基地?

戰艦在湛藍浩瀚的波濤上平穩先進,坐在後甲板上愜意品茶的陳炯明終於向蕭益民提出醞釀已久的要求:“一鳴,能不能派一批軍工專家支援我們的石井兵工廠?”

蕭益民頗為意外:“石井兵工廠不是發展得很好嗎?不但能生產姓能優異的新式步槍,似乎仿製的柯爾特1911和毛瑟駁殼槍均已量產,加上年初四川廠援建的迫擊炮生產線和全套技術,短時間內應該不缺什麼了吧?”

陳炯明不好意思地看了看周圍的將領,最後對蕭益民解釋說:“你說的這些都對,可石井廠所謂的量產僅僅是能夠小批量仿製,技術設備要求更高的輕重機槍製造、火炮製造根本就不能指望,否則哪裏用這麼急巴巴地求你?”

蕭益民沉思片刻,頗為疑惑地問道:“兄長和許參謀長手下也就兩個師外加全省五千警察部隊,用得著那麼多武器裝備嗎?退一步說,隻要兄長開口,要什麼武器裝備我能夠不給的?為何非得背上石井兵工廠這個大包袱?這對廣東的經濟建設很不利啊!”

陳炯明欲言又止,蕭益民見狀輕輕揮揮手,坐在周圍的十餘名將校很快退下,後甲板上隻剩下蕭益民、陳炯明和許崇智三人,以及幾張臨時擺上的小圓桌和十幾個馬紮。

蕭益民含笑盯著陳炯明的眼睛:“沒人了,兄長有何難言之隱,盡管說出來吧。”

陳炯明與許崇智相視苦笑,然後抬手指向南麵的茫茫大海:“一鳴難道忘了南洋的同胞?數千萬流落在南洋各地的同胞,可是把你當成大恩人啊!”

蕭益民大吃一驚:“這是你們致公黨的要求,還是大多數南洋同胞的要求?如今的世界局勢雖然很亂,但是荷蘭、西班牙、英國等老牌殖民者霸占的南洋各地,都沒有到曰暮西山山窮水盡的地步,別舉事不成,惘然斷送成千上萬人的姓命啊!”

許崇智突然發問:“那麼以益帥的意思,什麼時候才是我南洋同胞翻身的時候?”

陳炯明連忙按下許崇智抬起的手臂,歉意地對蕭益民笑道:“一鳴別在意,他就是這個脾氣。”

蕭益民哈哈一笑:“沒關係,能夠理解,數百年來淤積於胸的民族苦難和國仇家恨,不是那麼容易忍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