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六章 魯南剿匪(上)(1 / 2)

連續三天由西伯利亞南下的寒潮,終於結束,一陣接一陣夾雜著細小冰雹的凍雨,也隨之停止,雖然天空中仍舊是雲層遮蓋,但是籠罩魯南千山萬水的薄霧終於散去,大地開始顯現點點生機。

大紅山西麵的馬莊,本來隻是一個隻有一百多戶回民居住的偏僻村落,與魯南地區大部分村莊一樣,為求自保,馬莊人用石頭和三合土修起了一個周長五百餘米的塢堡。

眼下這個塢堡已被南路剿匪部隊的兩百多頂大小行軍帳篷團團包圍,舉目望去,到處是頭戴鋼盔、荷槍實彈的剿匪官兵,還有兩天前來到馬莊之後就跑來跑去、四處照相的幾百個男男女女。

當地鄉親聽和氣的官兵說,這些人是來自中外各國的“記者”,著實讓馬莊人倍感新鮮,很快他們就發現這些身穿各色大衣、胸前掛著照相盒子的“記者”裏麵,竟然還有五六十個長相怪異的洋人和極為風搔的洋婆子,這讓每天都爬上塢堡圍牆上觀望的馬莊人,看得目瞪口呆,大呼比看戲還過癮。

馬莊距離西麵有公路和鐵路通過的西集鎮其實並不遠,直線距離僅為十四公裏,但在延綿不斷的山體阻隔下,十四公裏距離變成彎彎曲曲的二十二公裏山路,這條僅能通過一輛馬車的山路在所有山民眼裏是那麼的長遠,但在來到馬莊的軍人眼裏卻不值一提。

塢堡正南出口對麵的高台,原為大曬坪,如今上麵撐起了九頂綠色大帳篷,這一溜帳篷排列得整整齊齊,上麵還撐起了足以和滿山衰草、枯樹混為一色的偽裝網,中間三頂帳篷前後都站立著荷槍實彈的衛兵,任誰一眼望去都能知道此地的重要姓。

西麵的三個大帳篷,住著隨軍采訪的百餘名中外記者,靠近中間指揮部的那頂大帳篷,則是歐美十二個國家駐華武官和外交官員組成的聯合調查團的駐地。

此刻,數十名外國記者和十餘名外交官,正在舉行每天例行的座談會,這些人的意見和調查結果無比重要,不但會影響到中國政斧和軍隊的聲譽,也將影響到列強對中國所持的態度,以及列強未來的對華關係和對華政策的調整。

九頂帳篷組成的營地的側後方,有兩座用樹幹和鬆樹皮臨時搭建的木屋,馬莊人到現在都搞不清楚官兵一來就搭建的兩間木屋,為何每天都會有人進進出出,而且有男有女,有軍人有記者,看起來似乎很重要,但卻沒有衛兵站崗,就連整天待在塢堡正堂裏麵的馬老爺子也被各種彙聚來的消息弄得滿頭霧水,過了兩天還沒弄明白,隻好把跟隨自己走鏢二十幾年又一同到此隱居躲避仇家的大兒子派出去,向負責官兵後勤軍需的和藹軍官打聽。

馬莊人和馬老爺子哪裏知道,這兩間普普通通的小木屋,隻不過是男女廁所罷了,可正是這兩間臨時搭建卻異常結實而又幹淨方便的廁所,被隨軍而來的百餘名中外記者和十餘名歐美外交官熱議,英美兩國的多名記者和外交官少有地對此讚不絕口,在逐漸熱烈的議論中,已經將這兩間廁所蘊含的意義提升到誰也想不到的高度。

他們普遍認為,僅從這兩間廁所和遍布臨時軍營四周的三十多個相同的廁所來看,“南京行營讀力第二師”完全是一支有別於任何國家軍隊的精銳之師,一舉一動,一點一滴,都顯示出這支軍隊的良好素質和有別於任何軍隊的獨特氣質,這是一支英勇善戰的軍隊,一支擁有先進軍事思想和內在精神的優秀軍隊,其綜合實力絕不在列強的陸軍部隊之下。

南京行營直屬的精銳部隊一直很神秘,就連無孔不入的曰本人都沒有弄清楚南京行營直屬部隊的編製、裝備、訓練和戰鬥力等詳細情況,所以世界各[***]事家都對蕭益民直接領導下戰功赫赫的直屬軍隊表現出強烈的關注,英[***]方根據德國精銳的山地部隊和突擊部隊在世界大戰中的表現,綜合各種情報和對中[***]隊長達十年的研究總結,得出一個令歐美各[***]事家感到難以置信的結論:

“蕭益民直接領導下的精銳部隊,建製與德軍山地師基本相同,而且從建軍開始,就接受了德[***]事教官的係統教育和訓練,這支軍隊在中國長達十年的曆次內戰中,均輕鬆取得勝利,擁有極為豐富的征戰經驗,雖然不知其總體保有數量,但其武器裝備與強悍的戰鬥力,很可能達到了德國精銳陸軍師的水平。”

在此次聯合剿匪作戰中,南京行營通過“直屬讀力第二師”的優秀表現,第一次向外界公開展示了他們最精銳的武裝力量,給所有隨軍而來的人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一周前,記者和外交官們就對這支臨時調來剿匪的一萬五千人的軍隊讚歎不已,認為這支軍隊無論哪一方麵,都遠遠超出山東的剿匪部隊和北洋各軍。

其中,美國駐濟南領事官武官維克多。利德爾中校的評價最有代表姓:

“僅從最普通的行軍一項進行對比,山東軍隊甚至北洋精銳部隊,都已經遠遠落在南京行營軍隊的後麵。北洋軍行軍時,前後脫節,混亂不堪,就連兩千人的行軍隊伍都無法保持有序的進行隊型,每天的行進速度能達三十公裏就很了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