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四章 共建模範省(1 / 3)

蕭益民和陳炯明的徹夜長談會延續到了次曰天亮,從陳炯明飽含辛酸的敘述中,蕭益民對革命黨的發家史和十餘年來在廣東和南洋的所作所為,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包括震驚中外的陶成章暗殺事件、宋教仁遇刺案等等大案的幕後真凶也露出水麵。

令蕭益民唏噓不已的是,在陸榮廷桂軍進攻廣州之前,德高望重、堪稱粵軍主心骨的粵軍參謀長鄧鏗被人暗殺身亡,蕭益民一直就不相信革命黨報紙刊登的所謂內幕,更沒把此事與謠言中的幕後黑手陳炯明聯係在一起,因為道理很簡單,陳炯明與鄧鏗兩人情同手足、誌同道合,一同從當時的省長朱慶瀾手上接過二十個營的新軍,一同在此基礎上投入巨大心血和財力,創建了後來裝備精良、總數達六萬餘人的強大粵軍。

若不是鳩占鵲巢的革命黨為奪取軍權,通過威逼利誘和虛無的高官許諾,拉走粵軍四位師長,幹下一係列令人不齒的卑鄙勾當,粵軍不會四分五裂,落得現在樹倒猢猻散的下場。

陳炯明和鄧鏗兩家不但是百年世交,而且還是通家之好,家族間幾輩聯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榮辱與共,因此,陳炯明這個素來以德立身、處事公正的粵軍總司令,根本就不可能幹出自斷臂膀的蠢事,對自己的兄弟和得力助手進行暗殺。

聽完陳炯明痛苦的陳述,蕭益民才知道革命黨中那個叫胡漢民的書生是多麼的陰險,從而進一步看清了策劃殺害鄧鏗的胡漢民及其身後一群黨魁的真實麵目。

天色大亮,雙眼通紅的蕭益民和陳炯明洗漱完畢,略作休息,與急於返回老巢的程潛和吳佩孚等人一起用早餐,然後一起更換軍裝,將程潛和吳佩孚送至軍用碼頭,接著趕赴南京體育館,出席南京商品博覽會和大學生運動會的閉幕儀式。

為了避嫌,也為了下一步計劃的順利實施,朱慶瀾主動留在家裏繼續休息。

閉幕式盛況與開幕式相比毫不遜色,為期八天的兩大盛會耗費了南京行營六十餘萬巨款,但獲得的成果遠遠超過了蕭益民和他麾下眾文武的預期:八天中,中外客商的商品交易額突破三千萬元,簽訂商貿合同和各種投資合同總額高達一億七千餘萬元,運動會決出了五十六個項目的冠軍,高達十萬的各省學子彙聚一堂,第一次體會到團結的力量和競爭的魅力。

可以說,蕭益民和南京行營賺了個盤滿缽滿,南京地方政斧稅收大增,政治影響力空前高漲,不但獲得了中外輿論的一致讚揚和推崇,也給苦難深重的人民和逐漸複蘇的民族工業帶來了無限生機和希望。

突然出現在蕭益民身邊的陳炯明,引起中外記者和各省軍政大員的一片驚呼,造成的政治影響甚至超過了閉幕式本身,敏銳的政客據此推測可能發生的政壇巨變,老練的記者紛紛湧到主席台前拍照,將蕭益民和陳炯明並肩站立一起鼓掌的曆史時刻記錄下來。

閉幕式結束,蕭益民拉上陳炯明,盛情邀請前來觀摩、探測風向的南洋商貿代表團共進午餐,卻意外地看到了出現在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身邊的陳嘉庚父子,結果又是一陣熱情相見,本想舉行的小範圍午宴變成了百人大餐。

下午兩點半,小睡了一個半小時的陳炯明在副官的引領下進入蕭益民的辦公室,看到蕭益民仍在批複文件,不由得讚歎起來:“賢弟精力旺盛啊!”

“哈哈!兄長稍等,一會兒就好。”

蕭益民繼續埋頭書寫,數分鍾後把兩遝文件分別交給肅立一旁的張斯可和張群,低聲吩咐一番便來到沙發前坐下,接過陳炯明泡製的香茶,慢慢品嚐:“好手藝啊!小弟一直不知道安溪鐵觀音還能泡製出這等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