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七章 痛定思痛(2 / 3)

王陵基話音落下,情報局長麻剛補充道:“還有個消息很好地證實了副總司令的判斷:瓊崖鎮守使鄧本殷於昨夜率部離開海口和臨高,乘坐兩艘法國貨輪和數十艘大型漁船趕赴雷州,目的是趁亂拿下南方最大的鴉片和軍火走私港口湛江港。

“如此一來,鄧本殷部必然會與長期駐紮高廉地區的粵軍第四師發生劇烈衝突。粵西沿海地區安定多年,遠比外界想象的要富裕得多,不但鄧本殷對那裏誌在必得,駐守粵桂邊境的桂係大軍、趕走粵軍占領西江上遊地區的沈鴻英也早已虎視眈眈,粵桂之間的爭奪戰已經不可避免。”

眾人連連點頭,迅速聯想到了桂係統帥陸榮廷和莫榮新曰夜不忘收複廣東的巨大野心。

會議一直進行到淩晨三點仍未結束,隨著總體戰略計劃的大幅度調整,幾乎每一個隨之調整的行動方案和政治策略,都引起與會者的反複權衡乃至激烈爭論。

淩晨五點,會議結束。

張瀾、曾壽五和徐維嶽與蕭益民匆匆話別,直接乘車前往下關軍用碼頭,登上藍旗洋行的三千噸貨輪趕赴上海。情報局副局長唐鶴齡悄然返回《遠東郵報》南京分社,繼續以著名法籍華裔記者的身份留在南京。

天色微亮,蕭益民、包季卿和王陵基並肩漫步在園中,受傷以來反複檢討自身得失的蕭益民像變了一個人,不但誠懇地向兩位得力助手和老大哥致歉,而且說出來一番令包季卿和王陵基無比動容的肺腑之言:

“我還是太嫩了,不但小看了天下英雄,也高估了自己,總以為有了錢、有了槍杆子,就能達到自己的目的,可結果……教訓深刻啊!別看我對誰都彬彬有禮,其實一直以來我對絕大部分軍政名流都充滿了敵意,看不起自己的對手,總以為自己比誰都聰明,從不主動去團結、去爭取政治上的盟友,更沒有抓住機會接納楊度、孫寶琦、王寵惠等一大批深具影響力的落魄名人……”

“感謝黃郛和汪精衛的兩顆炸彈,要不是這次遇刺,我恐怕還不能及時醒悟過來,要不是徐維嶽師兄在上海為我彌補過失,默默為我多方解釋,留住了一個個蜚聲中外的大才,哪怕這次我逃過一劫,也會陷入極其被動的孤立危局之中……”

包季卿與王陵基對視一眼,隨即露出欣慰的笑容。

數曰來,他們一同目睹了蕭益民的痛苦思索,一起提心吊膽地經曆了蕭益民發出的一道又一道密令,直到現在,兩人才相信蕭益民已經完全冷靜下來,而且變得更為成熟,更為現實了。

包季卿看到蕭益民沉痛懊悔的樣子,哈哈一笑拍拍蕭益民的手臂,巧妙地把話題轉到正事上來:

“有個問題恐怕需要斟酌一下,方舟的第一軍、廖震的第六軍很快要離開湖北,孫兆鸞的第二軍接防宜昌之後最好別動,不能因為我軍的大規模東進而減少對兩湖地區的控製和威懾。剛才我和方舟商量了一下,一致認為組建第九軍勢在必行。”

王陵基看到蕭益民還有些猶豫,知道他擔心新兵的戰鬥力問題,於是提出個巧妙的解決辦法:

“按照曆年來的慣例,本期軍校畢業生一半進入總司令部各機關鍛煉,一半分配到西康邊防軍基層連隊,可以從中抽出一批優秀學員擔任新軍的連排長。其次,去年在總司令部各機關鍛煉了一年的五百名畢業生,也到了下放各軍基層磨練的時候。

“我建議,將這五百名經過機關鍛煉的軍官,全部調往鍾穎的西康邊防部隊,再從西康邊防軍各部抽調五百名擁有豐富作戰經驗的軍官,擔任第九軍各級主官,這樣一來,就能以最短的時間形成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