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八章 將錯就錯(1 / 2)

宜昌,川軍前敵指揮部。

成立不到半年的宜昌警備司令部主樓二樓會議室裏,無線電台滴滴答答的接發報聲,從天亮開始就沒有停止過,川軍總司令部的二十八名參謀,分成了五個小組,緊張而又有條不紊地根據彙總而來的情報,進行戰事分析和戰場跟蹤通信。

軍需後勤處參謀則根據作戰處和通信處的情報,緊張核算前方三個師的糧食彈藥等消耗和物資補給。

懸掛在東麵牆壁上的大幅地圖前,兩名年輕的作戰參謀,正在標注敵我態勢,川軍副總司令王陵基和參謀處長盧逸軒並肩而立,指著地圖上剛剛標注的敵方撤退線路,低聲商議。

王陵基和盧逸軒背後的碩大會議桌旁,川軍總司令蕭益民仍在細細閱讀剛剛收到的四份電文,兩名機要副官肅立在大桌子對麵,手拿文件夾和鋼筆,隨時準備記錄蕭益民下達的命令。

王陵基望著刺向荊門方向的紅色箭頭,很是滿意:

“楊森的第一師幹得不錯,動作比劉湘的第十師還快,估計楊森很快就能拿下荊門,威逼襄樊,不知道襄樊的黎天才會有何感想?”

盧逸軒輕鬆地回答:

“黎天才還能有何想法?自去年鄂軍內戰之後,他手下隻剩下一個團的兵力,要不是老將石星川夠義氣,調給他兩個補充團,恐怕他連襄陽都站不住。再有,襄陽曆來民風彪悍,宗族勢力根深蒂固,周邊的地方豪強都不是省油的燈,鄂豫邊境地區更是盜匪橫行,雖然都是些裝備落後、毫無訓練的烏合之眾,但架不住山頭林立人數眾多,這些地方豪強和土匪武裝相互糾纏,魚龍混雜,其間既有不少數年來潰散的鄂軍,也有下山搶地盤的綠林慣匪,整個襄陽城早就是兵匪一家了。

“所以,黎天才敗退到襄陽之後,一直忍受地方豪強的掣肘和抵製,到現在仍沒能再翻過身來,現在麵對我軍第一師裝備大量迫擊炮和輕重機槍的一萬二千將士,他隻有兩條路可走:要麼投降,要麼向北逃竄,襄陽城再怎麼堅固也是守不住的。”

王陵基非常認可盧逸軒的分析:

“這倒是個比較現實的問題楊森拿下襄陽容易,但要想站穩腳跟,恐怕要費不少力氣,也許總司令建議收編地方武裝的方法值得一試。”

盧逸軒對收編地方武裝毫無把握:

“總司令的初衷是好的,但我估計很難奏效以楊森的脾氣和做事習慣,肯定是先殺幾個囂張的地頭蛇,祭旗立威,然後再開出優厚條件,收編地方武裝,至於具體怎麼做就有講究了鄂北可不是我們四川,我們軍中的眾多袍哥老大和鄂北的白蓮教及天地會餘孽也沒什麼交情,除非楊森夠狠……”

盧逸軒說到這裏閉嘴了,王陵基會意地笑了笑,沒有再說下去——楊森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猛將,遠比劉湘要心狠手辣,讓楊森率部攻打襄陽便出自王陵基的建議,看重的就是楊森的果斷決絕,雷厲風行。

進攻並占據封建武裝和綠林好漢遍布的鄂北地區,一手高舉屠刀,一手捧著銀元的楊森,遠比文縐縐的劉湘要有用得多,不管楊森到了襄陽怎麼做,川軍總司令部隻需要控製好輿論,堂而皇之地高呼“剿匪安民”的口號即可。

王陵基的目光轉到了地圖上的沙市和公安一線:

“奇怪啊,王鍵在搞什麼名堂?兩份戰報為何都沒提起十一旅?”

王陵基低頭看了看表,大惑不解:“將近五點半了,再有兩個小時天色就會完全黑下來,荊潛公路上的肖家灣和剛占領的沙市,怎麼會如此平靜?哪怕已完全肅清殘敵,至少也得上報一下戰果吧?以前這個王鍵表功的時候比誰都積極……”

盧逸軒笑著說:“也許是戰場太過分散,王鍵他們一時半會兒忙不過來第四師是我軍第一個三團製主力師,兩年來編製都很穩定,因為湖南前線需要,出發前才把剛組建的教導師調過去充實兵力,匆匆編成三個旅就開往湖南了,估計他們的指揮係統沒有梳理清楚,出現些許混亂和耽誤在所難免,按照目前的戰果來看,第四師已經做得很好了。”

盧逸軒和王陵基在低聲商量的同時,蕭益民也從王鍵第四師發來的戰報中,看出了些許端倪。

“王鍵在搞什麼名堂?十一、十二旅為何到現在都沒有彙報他們所在的準確位置……”

蕭益民沒有任何猶豫,便下達命令:“急電第四師王鍵,令其在明曰上午八點之前,率領第十一旅趕到荊州,與包總參謀長彙合,交由包總參謀長統一指揮。”

“是!”

機要參謀收好蕭益民簽字的電文,跑到牆邊的通信處。

十分鍾後,譯電室的機要秘書麻小月來到蕭益民身邊:“報告總司令,第四師王師長急電。”

蕭益民接過電文,沒有急著看,望著身穿合體軍裝、一臉嚴肅的麻小月,微微搖了搖頭:“抓緊時間休息一下,連續熬夜對身體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