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一章 西進序曲(上)(1 / 2)

康定有個別稱叫打箭爐,如今的官員們嘴裏都說康定,但民眾似乎更喜歡“打箭爐”這個稱呼。

整個四川和康藏地區至今還在流傳這樣的故事:諸葛武侯西征時,派遣大將郭達在此築城開爐,鑄造征戰用的箭頭,最後平定了叛亂,百姓過上了好生活,打箭爐自此成為川藏的交通樞紐和軍事重鎮。

因此,“打箭爐”不再僅僅是一個地名,還寄托著整個民族的傳統和自豪,蘊含人們對祖先的緬懷與崇敬。

自從蕭益民領導的川軍占據康定城之後,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開通道路、建設營區和民宅,經過數千官兵和兩萬移民兩年多的艱苦努力,康定城徹底變了個摸樣,城區麵積擴大一倍不說,城裏城外的道路寬闊平整。

原先從康定到雅安這段兩百公裏窄道隻能走馬幫,常年穿梭往來的商隊通常要走二十五天,如今窄道變成可以輕鬆並行四輛馬車的六米寬道,從康定到雅安隻需五天時間,如果能搭上邊軍的那些寶貝汽車,隻需一天一夜即可到達,而且走得無比的平穩安逸。

六月下旬的第一天下午,由十輛大小汽車組成的車隊出現在康定城南,早已等候在城南廣場上的三千官兵和萬餘民眾,翹首以盼,幾十名身穿鮮豔袈裟的喇嘛謙恭肅立在十幾名川軍將校身後。

新任第四軍軍長鍾穎站在歡迎隊伍的最前頭,身邊是同樣換上將軍禮服的副軍長兼教導師長周道剛,兩人與身後十餘名將校一樣,臉上全是掩不住的笑容。

軍長鍾穎特意把臉刮得光潔透亮,隻留下鍾愛的腓特烈式胡子,看到騎兵引領的車隊緩緩停在前方,咧嘴一笑,拉上周道剛大步迎上去,雙雙在距離汽車五米之處並腿肅立,抬手敬禮:

“報告總司令,第四軍軍長鍾穎、副軍長周道剛歡迎總司令蒞臨康定!”

蕭益民下車後順手關上車門,鄭重地回了個禮,幾步上去,與鍾穎來了個熊抱:“大哥辛苦了…菶池兄辛苦了!”

鍾穎嘿嘿直樂,抓住蕭益民的雙手,上下打量,周道剛連聲說怎麼辛苦都值得。

周圍的萬餘民眾分外激動,揮動手中的彩綢和帽子,齊聲高呼蕭司令,放眼望去,整個場麵無比壯觀。

蕭益民連連向萬餘民眾揮手致意,鍾穎把蕭益民拉到十幾個喇嘛麵前時,震動山穀的歡呼聲慢慢停下,上萬軍民滿懷自豪地望向恭敬肅立的喇嘛和他們手裏高高舉起的哈達,待康定教區活佛畢恭畢敬地雙手獻上哈達,蕭益民接過哈達掛在脖子上,全場立即發出雷鳴般的歡呼聲。

肥碩年長的隆康活佛再次奉上青稞酒,蕭益民非常得體地合手致謝,雙手捧起紫檀描金托盤上的金碗,按照事先學到的禮儀,伸出右手中指蘸上酒水,輕輕彈送,敬奉天地,最後放下金碗上前一步,雙手拉過活佛的手,謙遜地笑道:

“感謝活佛和所有藏族同胞,香醇的青稞酒溫暖了我的心,祝願折多山上寺院的五色旗幡永遠飄揚,祝願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所有人民和睦安康,幸福吉祥!”

精通漢語的隆康活佛猛然一愣,在周圍一片笑聲中,神色複雜地凝望眼前這個深受軍民擁戴的年輕將軍。

短暫的失神過後,隆康活佛緊繃的臉漸漸鬆弛,無比肅穆地後退半步,再次向蕭益民行禮,隆康身後的十幾名喇嘛齊齊彎腰下跪,接著和隆康一樣盤膝而坐,口誦佛經,喇嘛身後的數百藏民隨之匍匐一片,五體投地,無比地虔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