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一章 痛擊(1 / 3)

薄霧茵茵的習水河麵上一片繁忙,近百艘木船在東岸的周家渡和西岸碼頭之間來回穿梭,滿載渾身泥水的川軍官兵和馬匹渡過西岸,此起彼伏的號子和軍官的嗬斥聲響成一片。

東岸渡口的突起石板上,第五師師長鄧錫侯和第四師第十二旅旅長王瓚緒並肩而立,遙望江麵,嘴裏不停地蹦出一句句風趣的話語,似乎眼前的搶渡不是去作戰,而是一次輕鬆的演習。

數名副官和參謀站在兩人身後,傾聽兩位長官相互挖苦,副官和參謀們想笑又不敢笑,一個個憋得很難受。

個子稍高的鄧錫侯比身邊矮壯的王瓚緒年輕四歲,四川陸軍小學一期畢業後進入直屬中央軍部的南京陸軍中學,接著順利考入大帥袁世凱改製後的保定軍校第一期。鄧錫侯深受老教官王陵基的器重,回川後擔任王陵基的副官,兩年前王陵基的第五師擴軍,各方麵表現優異的鄧錫侯榮升步兵團長,萬縣戰役之後王陵基晉升川東軍分區司令,麾下多了個第一師,鄧錫侯以其突出的戰績和智勇雙全的表現,一躍而成為第五師少將師長。

相比之下,資曆深厚的王瓚緒就沒那麼幸運了。

王瓚緒畢業於四川最早的軍校——四川弁目學堂,從炮兵排長一步步幹到炮兵團長,是個雷厲風行身先士卒的猛將,曾在演習中獨自將陷入坑中的克虜伯七五火炮用肩膀扛出來。王瓚緒致命的缺點是政治嗅覺頗為遲鈍,先是追隨新軍統製朱慶瀾,之後跟隨一夜暴富的四川都督尹昌衡,邊軍總司令蕭益民崛起之後他心神不定猶猶豫豫,等一切塵埃落定形勢明朗,黃花菜涼了,川軍中團長以上的高位均已人滿為患。

最後還是胸襟開闊的蕭益民把王瓚緒拉進自己的嫡係部隊,把二十四門嶄新的克虜伯火炮和近千名訓練有素的炮兵交給他,川滇之戰強攻敘府的戰役中,王瓚緒指揮的炮團打得很出色,戰後積功晉升第四師讀力旅旅長,後調整為第十二旅旅長,率部坐鎮備受總司令蕭益民重視的工業基地綦江,軍銜也晉升為少將。

王瓚緒曾是鄧錫侯就讀陸軍小學時的炮兵教官,兩人有個相同的特點,那就是神經都很粗線條,說話風趣幽默。這次鄧錫侯率部南下,潛行兩百多公裏與王瓚緒配合,原本以為能把進攻綦江的戴戡部圍殲在綦江以南的兩河口,誰知戴戡部走到半路突然轉向,直插孫兆鸞第三師防線側後,原有的布置也就失去意義。

接到急報的總司令蕭益民和參謀長包季卿、王陵基等人一眼看穿滇軍的計策,迅速命令鄧錫侯率部尾隨戴戡部,與川南軍分區司令孫兆鸞麾下的第十旅密切配合,欲將偷襲第三師側後的戴戡部消滅在先市鎮以南二十五公裏的五通鎮。

苦苦準備半個多月的王瓚緒由於戰局突變,被命令留在先市鎮擔任警戒,一下就由阻擊主力變成了預備隊,隻能眼巴巴看著鄧錫侯的一個旅渡江追擊,心裏那個窩囊氣可想而知,因此也沒少給小老弟鄧錫侯好臉色瞧。

兩人從天沒亮開始鬥嘴,鄧錫侯的一個旅大半成功過河,兩人嘴裏的零碎仍未停止,最後求戰心切的鄧錫侯敗下陣來,悄悄告訴王瓚緒一個消息:

“別發牢搔了,小弟跟你說了吧,此戰不管你是否參戰,最後都能落到好處,說不定很快能撈個師長當當。”

“錘子才當師長!”

王瓚緒隨口就來,把鄧錫侯也罵進去了,但他心裏卻在微微吃驚。

鄧錫侯也不生氣:“實話告訴你吧,王大炮,此戰過後,萬盛場和南川這兩個借給貴州魯莽子的訓練基地和物資中轉站都要收回來,省府已經明確公布了川東南的公路建設計劃,綦江——萬盛場——南川——涪陵將要連成一線,大力發展這一地區的采礦業,總司令部已經把萬盛場和南川劃入川南軍分區,以目前川南軍分區兩個師的兵力,恐怕不夠分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