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八章 道不同不相為謀(2 / 2)

眾人聽程潛這麼一說,也沒了脾氣,都知道攻打四川的最大目的,還是解決耗資巨大的軍費問題,隻有占領富裕的四川,才能從財力和人力上得到關鍵的補充,才能不斷壯大革命隊伍,但是以目前情況看,形勢變得非常嚴峻,蕭益民的川軍已提前完成川南剿匪,一批批隱藏在川南各地等待滇軍到來揭竿而起的四川革命武裝已被剿滅,通過剿匪達到振奮士氣的川軍,完全占據了川滇交界地區的戰略要點,失去內應的滇軍中、左兩路目前是進退兩難,隻是為了鼓舞士氣才不得不繼續北上,保持對四川的軍事壓力,進而贏得政治和戰略上的主動。

唐繼堯等人組織此次北伐可謂殫心竭力,許多滇軍將領為了革命賣掉了祖屋和田產,籌集軍費護國討袁,唐繼堯在近一年的時間裏含辛茹苦省吃儉用,甚至甘願背負罵名,壟斷了整個雲南近半地區和緬甸北部的鴉片走私渠道,對鴉片和鹽巴征收高額稅費,這才購置了三萬多條新槍和一批法國火炮、重機槍裝備護[***]。

為了保證滇軍的武器彈藥供應,唐繼堯力排眾議,連續兩年給予雲南兵工廠重點扶持,拿出巨資招賢納士,引進歐洲技術專家和先進技術,使得混亂不堪的兵工廠麵目一新,產量大增,這才有了蔡鍔和李烈鈞等人雄壯的底氣。

可是,與平穩發展五年的四川軍工企業相比,無論是製造技術和產業規模,還是產業工人的數量以及產品質量,剛開始複蘇的雲南兵工廠隻能用望塵莫及來比喻,這也是唐繼堯最為欽佩蕭益民的地方,雖然蕭益民一直是唐繼堯和滇軍將士的敵人。

酒桌上出現了尷尬的安靜,唐繼堯敬了劉秉先一杯酒,隨後繼續虛心請教:“子承兄以為,滇川兩軍最大的不同在何處?”

劉秉先發下筷子,咽下嘴裏美味的砂鍋魚片,用潔白的餐巾擦擦嘴:

“最大的不同在官兵待遇上川軍普通一兵的月餉為五元,不再克扣夥食費和其他費用,一年分別在春秋兩季各發放一次軍裝、軍帽和軍鞋,除了在戰場和訓練場上之外,川軍基本做到官兵平等,軍官不再肆意打罵侮辱士兵,各部不但加強政治教育,鼓勵士兵們學習識字,而且對退役和受傷的官兵多有照顧,回家種田的給安置費,有一技之長的安排進工廠,或者進入政斧管理的各級警察部門、電話電報公司、建築公司和運輸公司。

“川軍明文規定,貪汙軍餉是重罪,貪汙金額超過一百元絕對會被槍斃,而且說到做到,天王老子說情都沒用。所以,川軍士氣高昂,官兵之間關係很好,打起仗來不怕死,因為死後家人都得到很好照顧,會獲得政斧和軍隊頒發的容榮譽證書,家門口會釘上一塊印有‘烈士之家’的紅色牌匾,逢年過節政斧民政官員都要送上禮品和慰問金。

“試問,如此鼓舞人心的軍法、軍規和激勵政策,滇軍有嗎?”

滿桌將領一片愕然,就連最熟悉川軍的程潛也一臉的驚訝。

劉秉先接著說道:“我知道,我們國民黨和雲南的報紙對川軍和蕭益民一直評價很差,很多報紙甚至把蕭益民寫成飛揚跋扈心狠手辣的大軍閥,是個臭名昭彰的政治流氓,可事實是,蕭益民深受四川百姓和知識分子的愛戴與擁護,從蕭益民建軍那天起,隻要在軍營,他就會每天抽出時間與普通士兵一起進行訓練,與官兵們同甘共苦;隻要他在軍校,每天晚上都會接見學員促膝談心,為學員們排憂解難殷切鼓勵;蕭益民每年都參加軍隊的各種貼近實戰的演習,他的槍法也是川軍將校中最好的。

“僅憑這幾點,川軍將士就願意為他蕭益民賣命,他指向哪裏,官兵們衝向哪裏,絕無二話,更別說數年來他給川軍帶來的驕傲了。”

又是一陣令人尷尬的沉默,連能言善辯滿腹文章的唐繼堯也隻能沉默。

作為上層軍政官員,在座任何一位都知道,政治宣傳永遠都是宣傳,是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施展的手段,現實往往會是另一番模樣,任何的理想與信念,都必須建立在現實條件之上才能實現。

次曰一早,極為失望的劉秉先向唐繼堯等人告辭,在程潛的陪伴下乘坐法國汽車前往曲靖,他將在曲靖與蔡鍔和李烈鈞進行一次推心置腹的詳談,然後北上返回渝城。

一路上,程潛客氣地詢問曰本士官學校的師弟劉秉先各種問題,劉秉先知無不言,把川軍的基本裝備水平如實告訴程潛,最後無比擔憂地說道:“師兄也知道一鳴的臭脾氣,這一次如果真的打起來,恐怕他會不留任何情麵,我甚至有種預感,一鳴很可能一怒之下,揮師攻入雲南腹地,到時……唉!”

程潛震驚不已:“這不是一鳴讓你告訴我的吧?”

“不是,我猜的。”

劉秉先說完不再說話,望向窗外不斷後移的風景頻頻歎息。

(未完待續)

如果您覺得《傲氣凜然》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