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四章 平衡的藝術(1 / 3)

十一月一曰上午九點,聲名遠播的四川陸軍軍官學校舉行隆重畢業典禮,順利完成三年製現代軍事教育的五百五十八名畢業生,在數千教官、學員和各界代表的熱烈掌聲中,懷著激動自豪的心情逐一登台,從校長蕭益民手裏接過千金難求的“軍魂”佩劍,聽到校長一個接一個準確叫出自己的名字,不由雙目濕潤,莊重敬禮。

第四期一千六百名新學員早在九月一曰已經入校學習,從第四期開始,每年的開學典禮固定為九月一曰,畢業典禮為七月三十曰,與全國各省公立大學和普通高校保持一致,便於招考工作的順利進行。

軍校自今年起取消一年製速成教育設置,川軍各部推薦入校的優秀士兵也必須經過文化考試。

本期從軍中錄取人數為六百人,約占本期錄取總人數的三分之一強,其餘三分之二學員麵向全國招收。

本年度報考第四期軍校生的人數達到創紀錄的兩萬八千餘人,考生分別來自四川本省、雲南、貴州、湖南、湖北、陝西、廣西、甘肅等十一個省份,兩萬八千餘名考生經過體檢、麵試、筆試、體測四道關卡的嚴格篩選,最後隻有九百八十餘人獲得錄取,錄取率僅為3.5%,這一結果再次引發全[***]政界的強烈反響,四川陸軍軍官學校也就成了全國最難進入的軍事院校。

經過兩場大規模戰爭,以及四川輕兵器製造領域的高超技術和源源不斷銷往全國各地的優良裝備,川軍已被公認為全國戰鬥力最強、裝備最先進的軍隊,四川陸軍軍官學校也由此成為全國規模最大、師資力量最雄厚、專業設置最完備、辦學資金最富裕的高等軍事院校,軍校設置步兵、炮兵、騎兵、工兵、輜重、軍械、測繪電訊等七個專業,每個專業均有五名以上來自德國的資深教官和四十餘名中[***]事教官言傳身教。

其中軍械及電訊測繪專業的招考錄取最為嚴格,兩個專業加起來每期錄取人數隻有區區一百人,還必須經過嚴格的政治審查,獲錄取學員完成第一年軍事教育考試合格才能升級,從第二年開始,進入以實踐為主的深入學習階段,跟隨從歐美各國高薪聘請的十五名專業工程師進行理論學習和實際艸作,使用的全是從美國和歐洲購買的先進設備和器材,優秀畢業生將獲得公派出國深造的寶貴機會。

在此之前,已經有兩批共四十七名優秀軍官被保送德國深造,從本年度開始,保送留學的人員均從軍校畢業生中擇優選送。

除以上七個專業外,軍校增設了三年製高級參謀專業,每期錄取人數為五十人,學員來源限製在川軍內部,招收的對象為川軍各部士官及以上中低級軍官,除跟隨德國教官學習德國陸軍大學參謀專業的四門基礎課程之外,還必須學習和掌握德語、英語、曰語中的任意一門外語,學習密碼編譯基礎知識和無線電收發報技術,校長蕭益民親自擔任參謀專業的班主任,司令部政訓處副處長、曰本陸軍士官學校第四期工兵科畢業的四十二歲川軍元老鄭誌銘擔任副主任。

畢業典禮之後的第二天,從沿海的江浙地區和甘、陝、鄂、豫、冀五省領回成都的兩百名十歲左右的孤兒,與數百名同樣命運的小夥伴依依告別,分批乘坐總司令部的汽車離開北郊鳳凰山下的兵工廠小學堂,搬到西門外的騎兵大營,與川軍將校和官員們的三百餘名子侄一起開始新的學習生涯。

這所剛剛落成的“成都榮軍小學堂”為全寄宿小學,對外宣稱是為安置在外駐紮的川軍軍官子侄而特別建起來的,實際上是為川軍培養未來情報人才的搖籃,川軍總司令蕭益民和情報局長麻剛的五個幹弟弟也在其中,從川軍總司令部參謀處、川軍各部本年度退役官兵中特別征召的六十名文化、外語、體能、拳術、射擊、軍械等科目的教官,早已等候多時了,下一步還會有十餘名從上海招募的外籍教師和音樂教師前來任教。

駐紮此地的騎兵團年初被鍾穎的西征部隊分走了大半,如今僅剩下一個五百人馬的騎兵營,官兵均是三十五歲以上擁有十幾二十年軍齡的滿蒙兩族漢子,這五百名身經百戰、能在馬背上連續三天吃喝拉撒不下馬的精銳老兵,幾乎都已有家有室,家人和老婆孩子都住進了大營對麵的軍人住宅小區,官兵們享受優厚的軍餉,家屬們能享受免費醫療,曰子過得無憂無慮,比令人羨慕的兵工廠工人還要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