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六章 民意勝天(1 / 2)

百裏賊被百華村村民幹掉的消息像風一樣吹遍了十裏八鄉,附近飽受土匪之害的鄉鄰紛紛趕來。

張煌言從自家屋內搬出一張八仙桌,滿麵紅光,激動地站在桌上,大呼特呼:“諸位鄉鄰,百裏賊作惡多端,天怒人怨,今日上天賜下朱慈烺太子,解救我等草民於水火,這番大恩大德如同再世父母,我們速速拜謝殿下!”

一時間場間上百名鄉鄰齊刷刷跪下,哭著喊著“朱青天”、“大明君”等係列不夠貼切地詞語。

張雲凡心下鬱悶,出力最多的好像是在下吧?怎麼會是打了五槍才勉強中一發的太子殿下呢?

然而朱慈烺並沒有什麼不適之處,雙手隔空虛扶:“諸位大明的子民,快快請起!”

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巍巍顫顫走出人群,露出一張隻剩下兩顆大門牙的嘴:“殿下,您可知道這夥百裏匪有多無人道,半年前從闖軍中脫離,於百裏山落草,這半年來他們打家劫舍無惡不作,村民家中若是有錢糧的還能暫時保得一命,若是沒有錢糧隻有年輕女子的,他們會抓入寨內供其淫樂,厭倦之後再賣到青樓。若是家中有幼子,抓走幼子遭其烹食,稱之為‘百鮮肉’,這方圓百裏無不受其害。舉報官府,那章知縣昏憒無用,隻知斂財,一班衙役都是酒囊飯袋之徒,根本無人敢管,如果不是太子爺用兵如神,孫武再世,以神策滅掉這番賊子,我等恐都會成為闖賊之流!”

張雲凡忍不住要吼出聲來,到底是誰用兵如神?誰弄來這麼多火器?誰一槍暴了王禿子的腦袋?是我!是我!都是我!

老者說到動情處又要往下拜。

哪知朱慈烺搶先一步,朝老者拜了下去。

眾人皆驚。

老者大驚失色,慌得麵無人色,不顧老邁,同樣撲倒在地,對朱慈烺相對:“殿下,您千斤之體,這不是要折殺老朽?快快請起!”

然朱慈烺不為所動,臉色有一抹濃鬱的愧意:“百姓受此無妄之災,慈烺有罪啊!”

張煌言失聲道:“殿下何出此言?”

“我朱家掌管江山社稷,那就是大明的守護者,可如今社稷崩壞,民不聊生,這一切都是我朱家人的錯,我朱慈烺身為當朝太子,毫無作為,愧對蒼生!”

說到末尾,朱慈烺聲音哽咽,眼眶噙淚,就連一旁的小公主也受到感染,一臉彷徨。

不管是真傷感還是假作秀,張雲凡都受到感動,他以太子之尊說出這番話來實屬不易。

他的父親朱由檢在政時期給自己下過六次罪己詔,已被史官隆重地載入史冊,受世人敬重。

但是這罪己詔其實並非崇禎親自執筆,差不多都是秉筆太監王承恩代勞的,在朝堂上也由太監草草念上一段,過。

哪會像朱慈烺這樣深切地自責?

另外崇禎還有個毛病,罪己歸罪己,勤勉歸勤勉,但就是很倔強很固執,哪怕罪己詔上寫得明明白白,今後要從良了,不再犯錯了,事到關頭還是犯同樣的錯,同樣的罪,猜忌、獨斷專行、自斷手足自毀長城的事沒少幹。

而眼前的太子,雖然張雲召認識尚淺,但從他的言行舉止來看,和崇禎不是一路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