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第 31 章(2 / 3)

夫婦二人坐下後,沒過多久,彩萍就擺好了晚飯。隔壁的林源派人來傳話,說要睡到明早,不過來用飯。

吃過飯後,江雲康帶著林氏在附近的園子走一走,當做消食。

林氏搖著蒲扇,看著池塘中的蓮蓬鮮嫩,讓書硯去摘兩朵回來,記她和江雲康則是站在長廊裏。

池塘四周的蓮蓬早已被摘光,書硯得撐船往池塘裏劃一點,在書硯剛上船時,林氏看到江雲熠從遠處黑著臉走來。

“咦,那不是五弟嗎?他看著心情不太好的樣子。”

江雲康順著林氏手指的地方看去,江雲熠的臉色確實不太好,等人走近後,他喊了聲“五弟”。

江雲熠打量了兩眼江雲康和林氏,敷衍地行下禮,便轉身走了。

林氏說了句奇怪,“咱們府裏,誰能有那麼大的本事,能讓五弟氣成這樣?”

江雲康想了想,抬眉道,“或許明日就知道了。”

到了次日,江雲康夫婦去正院請安時,還真知道了。

承安侯這段日子身子不適,沒有職務在身,家中有一堆美妾,卻又有心無力。閑得無聊之下,正好這段日子江雲熠在家,想著江雲熠縣試都沒過,便讓江雲熠每日去找他讀書。

可承安侯自己的學問,也不過爾爾,江雲熠時常覺得承安侯說錯了,但剛提出,就會被說不尊長輩,這才十分氣憤。

本來江雲熠縣試沒過,還不想去書院,但在家中忍不下去,昨晚就和孟氏說要去書院讀書。

江雲康聽孟氏說了兩句,又聽大嫂附和幾句,便猜到事情緣由。

一大家子坐在一起,說的無非是些吃了什麼、用了什麼、京城裏有什麼新鮮事。江雲康無心說這些,便坐著聽孟氏和其他人說。

等孟氏看到林氏,問了幾句腹中孩兒可好,又轉頭看向氏,“三丫頭還病著嗎?怎麼又不見你帶來請安?”

向氏的女兒行三,大名江琪芳,從出生起,向氏就很少抱出來。

“回母親,前些日子著了涼,一直沒有好,也就不敢抱出來吹風。”向氏說話時,下意識看了眼邊上的江雲啟。

孟氏不太高興地皺眉道,“才三個月大的小人兒,卻生了那麼多次病,到底是你們夫婦不上心,還是伺候得人粗心?若是伺候的人不行,我這裏給你們送兩個過去,免得你們一天到晚地敷衍!”

雖說向氏最後生的是女兒,但好歹是嫡係的嫡女,從安和郡主有喜後,孟氏就放下這個心事,時常會問到江琪芳的事。

向氏確實不太上心,這段日子紅梅身子好了,處處與她爭寵作對,她想快點有孕,卻總被紅梅壞事,江雲啟也次次配合紅梅,弄得她心力交瘁,不知怎麼辦才好。而且看到女兒就會想到之前的尷尬,便不太願意去管,隻讓奶娘他們照料。

聽到孟氏這麼說,向氏趕忙說不用,“奶娘他們不敢不上心,就是琪芳身子比較弱。”

孟氏卻不信這話,“待會我跟你一塊去看看,你可別唬我。”

說完後,孟氏讓其他人散了。

江雲康和孟氏剛出正院,就被安和郡主喊住。

“三弟,你們慢一些。”安和郡主笑著走來,“是這樣,琪芳孱弱,如今我和三弟妹都有身孕,我想著不如一塊兒去廟裏上香,一來為琪芳祈福,二來也為我們腹中孩兒祈福。不知三弟妹可有空?”

林氏自然有空,她不用管家,夫君屋裏又沒其他女人讓她費心。她肯定可以去,但是她不想單獨和大嫂二嫂去。可如果拒絕了,便太不知好歹,畢竟祈福是好事。

林氏微微偏頭,不知該怎麼回答安和郡主,就在這時,江雲康幫她回答了安和郡主。

“好啊大嫂,正好我也想去給菩薩上柱香,讓他保佑我這次府試能過。”江雲康笑容親切,好似記他真的很想去一樣,“你也知道,我前兩次都是府試沒過,心中很是不安。既然你們要去,不如我帶上源兒一起,咱們一同去拜拜。大嫂不會嫌棄我吧?”

“不會不會,怎麼會嫌棄呢。”安和郡主笑得高興,“那就這麼說好了,明兒早上,咱們在大門口見。”

和安和郡主分開後,林氏才表露擔憂,“大嫂以前都隻和二嫂出門,這次卻叫上我,我心裏有點惴惴的。”

“沒事,有我在呢。”江雲康安撫道。

而林源聽到次日能出門,雖然是去廟裏,但隻要不留他在家中讀書,還是非常興奮,馬上回去挑衣裳。

到了第二日,江雲康一行到門口時,安和郡主和向氏還沒來,等了一刻鍾,才看到並肩而來的兩個人。

向氏眼眶有血絲,看著像是哭過,但江雲康和林氏都識趣沒去問怎麼了。

因為多了個林源,他們不好和安和郡主兩個同乘馬車,便準備了兩輛馬車,這也讓林氏舒服不少,至少去廟裏的路上不用和兩位嫂嫂坐在一起。

林源趴在木窗邊上,一路好奇地往外張望,時不時感歎道,“姐,京城果然不一樣,這裏的街道比金陵繁華多了。”

林氏看弟弟一副沒見過世麵的樣子,不由笑道,“等你中了秀才,就能定居京城了。”

“哎,爹娘也忒不爽快,要搬就直接搬嘛,幹嘛非要等我中秀才。”林源剛說完,馬車就到寺廟。

前邊的向氏先下了馬車,再扶著安和郡主下來。

等他們站好後,才看到江雲康和林源一左一右地牽著林氏下馬車。

向氏看得有些不是滋味,她方才和安和郡主說了昨日被訓斥的事,這會看到林氏被兩個男人護著,多少有些羨慕。

昨日孟氏去了二房,問了二房裏的下人,套出向氏對女兒並不用心後,當即讓向氏跪下,責罵了半個時辰後,又說如果向氏這麼看不上女兒,就把琪芳抱到她屋裏養。數落到向氏哭了後,孟氏才和向氏講起道理。

在孟氏那裏,隻要有大房或二房能盡快有個兒子就好,並不是一定要兩房都快點生兒子。之前向氏產女時會氣憤,那是之前太期待,加上向氏再三保證會生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