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華拉起鄭娟的手,“姑娘,今天是大年初一,按吉春的風俗,今天是吃百家飯的日子,趕上誰家飯點了,就在誰家吃。你們要是不留,就是瞧不上我們周家了。”
“這……”鄭娟不知如何應答,向身邊的陸天望望。
陸天清楚,吉春確實有這個風俗。
每到大年初一,便家家戶戶去拜年,趕上誰家飯點,要是這一戶人家留著,就在這家吃頓便飯。
剛才急著要走,就是看到快到飯點了,不想麻煩人家。
聽到李素華說到了這個份上,再走就有些失禮了,於是道:“大娘,那我們恭敬不如從命,留在這,吃頓便飯了。”
“那就太好了,我現在就張弄飯菜去。”李素華一臉堆笑道。
鄭娟想起了什麼,道:“大娘,我和陸天留這吃飯,那雞蛋你可要一定要收下了。”
聽鄭娟這般說,李素華也不好再拒絕了,“那麼多雞蛋,禮太重了。這樣行不,你們拿走一半,留一半就行了。”
“大娘,我有辦法搞到雞蛋,這一籃子你就留著吧。還有,除了雞蛋外,籃子裏有二十張公交車票。
家裏人想去哪,遠的地方,可以坐車去。”陸天道。
“這多不好。雞蛋都夠貴重的了,車票不能收了。”李素華搖頭道。
“大娘,送禮成雙,吉利。你就收下吧。”鄭娟柔聲道。
見陸天和鄭娟一再堅持,李素華點了點頭,“行,那我就收下。家裏正好有他爸從四川寄回來的竹葉青茶,走的時候,你們也帶上兩罐。”
“那我們就不客氣了。”陸天應聲道。
“好,你們在這坐,蓉啊、秉昆你們兩個幫我忙活忙活。秉義,你和冬梅陪著客人說會兒話,頂多半個小時,就能開飯。”
李素華對自己幾個人兒女說道。
……
雖然天寒地凍,不過那個時候的北方春節,格外有年的味道。攢了一年的錢,就是為春節這幾天,能過的風風光光的。
周家也是這樣。
沒用上半小時,酒菜便擺上了桌。
以重生前陸天的眼光看來,桌子上的菜還是有些簡單,上不了台麵。
不過,以當下的條件。
酸菜燉粉條、公雞燉蘑菇、紅燒鯽魚、大蔥炒雞蛋這四個菜一上桌,就是一頓大餐。
周家一家人,加上陸天和鄭娟二人圍坐在一起,李素華還特意打開了一瓶周誌剛從四川背回來的白酒。
周秉義包括陸天都不是嗜酒之人,可無酒不成席,趕上喜慶的日子,還是要小酌幾杯的。
李素華見幾個年輕人聊得投機,破例讓周秉昆跟著周秉義和陸天一起喝上幾杯。
幾杯下肚後,周蓉向坐在她對麵的陸天問道:“陸天,你的詩寫的這麼好,是做文史類工作的吧?”
陸天放下手中的碗筷,抬頭道“不是。”
“不是?那是做什麼工作的?”周蓉好奇問道。
“我是環衛站的環衛工人,負責傾倒垃圾。你們光字片這個五個垃圾堆,每天都是我來清運的。”陸天沒有隱瞞,原原本本說道。
聽到陸天說起他是工作室負責清運光字片垃圾堆,周蓉心裏一動,一下想到了一個多月前的事,心中暗忖:
“難道,那天幫自己解圍的,就是他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