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老師一時沒反應過來她為什麼這樣說,為什麼做企業就一定得呆在宏陽市,林歡顏已經快速轉換了話題。
這一回,說的也是做企業的社會責任,但轉了個角度,說的是在技術創新、發展思路、對外合作等方麵,企業所擔負的對整會整體經濟的推動作用。
比如作為全國的老工業基地,宏陽城的一些大機床廠、重工企業為何會越來越衰敗,其中很大一個原因是不注重技術創新,手裏沒有核心技術,而隻是作為“加工組裝廠”存在。
這類企業裏,操作熟練的技工幾乎隨處可見,而真正能在高科技上進行創新探索的,極少。
唯有創術創新,唯有技術領先,唯有掌握了世界一流的核心技術,唯有發展出真正屬於本國的實力企業,才能讓真正富國強國,讓中國列於世界強國之列,展示真正的大國雄風。
一番話聽得黃老師十分激動,這樣壯誌淩雲的振奮之詞,讓她想起了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中國,真的需要這樣的少年,需要這樣的眼光、境界、熱血和勇氣!
於是熟知曆史的黃老師又與她的學生聊到了民國時的“實業救國”、聊到了建國初期國營廠那些老技術人員的專研精神,他們看不懂機器說明書上的外文,跟在俄國專家身後,用眼睛記著他們如何組裝,在那些人走了之後,一個個零件拆下來,再憑著記憶組裝上去。
中國人從不缺少專研精神,從來不甘居於人後,從來不懶惰,不怕辛苦,隻是在那一段“貧窮落後”的特殊時期之後,我們需要一段時間,去適應、去追趕、去埋頭努力勤練內功,總有一天,中國會抬起頭來,讓世界刮目相看,讓他們看到一個實力強大團結進取的中國來。
林歡顏也很激動,她的目光閃亮:“黃老師,一定會有那麼一天的。”
是的,一定會有那麼一天,林歡顏親眼見證過。
可惜,她不能說。
雖然不能說,但師生間的這一次“密談”已足夠令黃老師激動。送走了林歡顏後,她抑製不住澎湃的心潮,給自己在東遼大學的愛人打了個電話,第一句說的是:“老張,我發現了個經濟學天才,而且不是那種坐而論道的書呆子天才,她是個真正的實幹家,又極有見地。你一定要把她收入門下,今年高考,你一定要讓她進遼東經濟係,成為你的學生!”
張教授被愛人說得有點兒發懵,但還是以一貫的沉穩聽妻子把這位“經濟學天才”的事跡,以及這位天才的一些想法和論述聽了一遍。
聽完後張教授也是嘖嘖稱奇,按說教經濟這些年,他也不是沒見過所謂的“天才”,遼東大學雖然在排名上不比不上清北之類,但在東遼省內,甚至是東三省都是排名靠前的。
這幾年張教授的學生裏不乏有見地的,去外地大學交流時也見過一些令人驚豔的學生,專業刊物上發表過論文的也有剛剛大學畢業的年輕人,其中很多見地也足夠亮眼。
可一個高中學生,一年內連著涉足了幾個商業領域,而且樣樣做得出色,還有著這些經濟見解富國思想,這就難得了。
黃老師那邊因為要去上課,急急地把自己的“天才學生”情況介紹完畢,就和張教授約好晚上回家再細聊,擱了電話。
張教授上午沒課,坐在辦公室裏又把妻子說的事兒在腦子裏過了一遍。
從羊城抓了個新型材料的品牌代理回來,剛好踩到宏陽市五大夜市開市的好時機,幾天之內,就把貨物在夜市裏賣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