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再過會兒就氣死了。”歡顏說。
“那好吧,我放它們回家。”小欣把手裏的一大一小,放在水田裏,有點兒戀戀不舍的。
衛常理在一邊說:“讓小欣玩唄,這東西到處都是,也不是啥稀罕玩意兒。”
不稀罕?再過二三十年,小朋友就隻能在動物園水族館裏看到它們了,還有蜻蜓蝴蝶,見了都要歡呼半天呢。
“那我自己再抓一隻行嗎?和它玩一會兒就放它回家。”沒了青蛙玩具,小欣又有點兒不甘心,“我會小心,不弄疼它們。”
撲閃著大眼睛,看著姐姐。
歡顏點點頭。
這時代的孩子,說比後世幸福呢,他們有親近大自然的機會,也更加自由。
可單論物質生活,又極欠缺,比如小欣,快十歲了,好像也沒有幾件像樣的玩具。
有得有失,人生如是,時代也如是。
衛常理見小欣自己去一邊捉青蛙了,在田梗上蹲下身看水田裏的稻子。
稻穗已經長出形狀,隻是還沒有變成黃色,和葉子一樣,也是綠色的。
掐了一把稻穗在手裏,衛常理扒掉稻子的外皮,露出裏麵白色的稻粒。
林歡顏也蹲下身,學姨父的樣子,掐了幾粒稻子,在手裏扒開。
裏麵是白色的,但和平時吃的大米不同,有點濕有點粘,還比較小。
歡顏不懂稻穀生長,便問衛常理:“姨父,今年的稻子長得咋樣?”
衛常理把幾顆稻粒放入嘴裏嚼了嚼,又吐掉:“挺好,咱們東北的水土氣候,都好,稻子長得就好。”
往遠處一望無盡的稻田看了看,衛常理說:“大隊傳出風聲,說要做改革,原來隊裏的地都要包給個人,我核計著想包一片兒。歡顏你讀書多,而且做事有章程,你覺得我這想法能行不?”
上一世不記得有承包稻田這事啊,或者是那時候自己學習差,也沒發生和林家爭公道這件事,所以,長輩們當她是小孩子,沒跟她說?
承包稻田?東遼的水稻確實是好,東北大米,後世在全國都很有名氣,打出了幾個人盡皆知的牌子。
但一開始把東北大米做火的卻不是東北的廠家,依稀記得是一家南方企業,從東北收了大米,運回南方進行細加工,再整體包裝宣傳。後來等銷量全部打開了,運輸成本太高,才把廠轉到東遼省內來。
那家企業做的極大,注冊了幾個知名大米品牌,占據了東北大米的半壁江山。
那麼,這一世可不可以省了中間的過程,直接在東遼建廠呢?
在大灣村包地種水稻,終究是處於產業鏈最底層,來收糧的商家歡顏不知道會有多少層級,但每一層都是要謀利的。
另外大灣村隻是臨近宏陽城的一個小村子,稻田有限,真正的產糧地還是在更遠的鄉鎮,包括姥姥的老家“郭家鎮”那邊。
最後,這地怕是也不能種多少年,再過四五年就有“城市擴張”、“城市化”戰略提出來,大灣村這一片會被劃入新區,建成新城。
想到這些,歡顏問衛常理:“我記得村裏有一個大米加工廠,那廠子隊裏有意思要承包出來嗎?”
衛常理點頭:“也要分包到個人,不過那廠子新近了兩台設備,又有宏陽市裏兩個大廠的訂購,盯著的人不少。”
歡顏知道,他說的“宏陽大廠訂購”,就是後世的訂單。
有訂單,有設備,這是個能賺錢的廠,所以有人爭。
“競爭的人多嗎?村裏那些領導有沒有人想插手的?”歡顏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