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其他人聽著沒有太多感覺,但在展歡心裏卻引起巨大的波瀾,因為,林歡顏所說的這些,竟然和她父親說的很相似。
她再一次重新審視這位女同學,一個高中女生,竟然有這樣的見識。
果然,配得上她,配得上成為她展歡至今為止唯一認可的朋友。
在展歡心裏,班裏的同學隻是同學,她可以友善的對待她們,可以給予她們自己所能的幫助,那是因為她的優越感,以及由這種優越感帶來的寬容。
歡顏,是她第一個以平等心態對待的同齡人。
所以她認真聽下去。
“現在一個大學畢業生,就算是到國營廠工作也要熬年頭,從最低一級工資拿起,一個月也就是幾十不到一百元的收入。如果,在私人企業他們能拿到幾百,甚至幾千元呢?比如去盧興宇家的鞋廠,如果鞋廠有對高學曆高知識型人才的需求的話,開出一個月上千的工資,會不會有大學生甚至是名校學生去?另外,我們還是拿盧興宇父母來做個例子,他們家鞋廠現在雇傭了上百個工人,那也就是解決了上百人的就業問題,為上百個家庭提供了經濟來源,那麼,這樣的生意人和一個進入國營廠當工人的大學畢業生,哪一個對社會更有貢獻呢?”歡顏問。
展歡沉吟了一下:“你說的都是現實,但那並不代表著,並不代表著金錢……”
展學霸第一次有點兒說不下去。
“並不代表著金錢比知識有力量對吧?那麼又怎麼解釋,金錢可以購買到知識和高學曆的人呢?”
展學霸鎖眉,陷入糾結。
這些問題,對於一個九十年代高中生來說的確很難解,哪怕她的智商再高。
因為這些問題,在二十年後,依舊是網絡上,很多人熱議的焦點。
所以林歡顏拋出這些問題,就是在給展學霸挖坑。
看著展歡糾結了一會兒,歡顏揭示答案:“你回答不出很正常,因為賺錢和知識哪一個更重要,其實這根本就是個偽命題。”
“怎麼說?”展歡的興致完全被調動起來了。
“因為賺錢,做生意,本身也是一種知識,也需要非常高的智商情商。往小了說,做小生意的,進貨渠道、售買方式、銷售說詞、留客手段、顧客心理……這些能力,都要有,不然生意就做不好。至於大生意,就是做企業,涉及的更多,人員管理、組織架構、薪酬體係……很多很多,很複雜。”
盧興宇徐麗包括於宏波都聽傻了,後麵的忽略不計,就說前頭的,做個小生意還要有這麼多講究?那些什麼渠道、什麼心理,都是些啥,沒聽過啊。
董小振聽明白了——忽悠,準準的就是忽悠,先弄些改革開放市場經濟那些大道理砸人,然後弄些聽不明白的繼續砸,這是標準的忽悠手法啊。
可接下來一句聽著又不像忽悠了,怎麼又接地氣了呢?
“比如說巷子口那幾家買早點的吧,同樣是買牛肉餡餅,第一家一定比第三家賺錢,因為第一家買了個冰櫃,他們是去肉食品廠進貨的,一次進一周的,凍在冰箱裏,牛肉的成本至少要比去早市零買牛肉的第三家,低五分之一左右。”歡顏豎起一根手指,“這就是進貨渠道。”
“還有,為什麼買粥和包子的有三家,其中一家生意特別好,是因為,他們家給每桌客人加一小碟鹹菜。”歡顏再說。
盧興宇點頭:“那鹹菜醃的齁鹹,量還少,就夠一口的。”
“對,可是那是白給的,就算不吃,客人心理上也會對他們家有所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