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在沙包後麵的時候,一群日本兵還在議論,這是不是也是中國人的一種風俗。
“你的,什麼的幹活?”提著汽燈的日軍人,指著方不為吼問道。
方不為下意識的一愣。
好懷念的發語方式啊,有多少年沒有聽到過了?
但他也知道,按日語的語式,順序不變翻譯過來的話,還真是這樣一句話。
神劇裏也不盡是糊弄觀眾的東西……
方不為扔了酒瓶,搖搖晃晃的站了起來。
他淮備用日語,和這幾個日本兵好好的敘敘淵源,跟著他們混到關卡後,再發製人。
附近的地形他也已觀察好了。
江上有三條船,掛的是難民總會的旗,既便不是虞洽卿的人,也是杜月生或是黃金榮的門徒。
至於已投靠了日本人的張嘯林和季雲卿,這兩個大享的弟子,虞洽卿是絕對不會用的。
所以這二十來號大漢,絕對不會多管閑事的。
也是巧了。
今天要不是來江邊,方不為就會到虞洽卿府上雲投拜帖的。
這也算是提前打招呼了。
看到方不為起身,兩個日本兵下意識的往後退了兩步,舉起了手裏嵌著刺刀的三八大蓋,對準了方不為。
方不為暗暗的歎了一口氣。
他自然能看的出來,這是兩個日本兵下意識的動作。
因為再近的話,不管是刺刀還是步槍,就會失去最大的威力。
這往後一退的動作看似簡單,卻凸顯出日本兵比國軍高出一大截的單兵素質。
若是換成國軍,就算不是在盤算眼前這個醉漢身上有多少錢,有沒有油水可撈,也絕對不會有這麼強的警惕意識。
怪不到兵的頭上。
因為一層一層往上,大部分的長官全都是這樣的王八蛋……
看到方不為站了起來,陳公樹急聲催促著:“你特麼倒是喊啊……”
陳浩秋很想來一句:喊個球,這要不是方不為,老子把腦袋擰下來當球踢……
但最終,理智還是戰勝了直覺。
陳浩秋起身站在船頭,朝著方不為的側影抱了抱拳:“可是三爺當麵,在下三鑫公司郝東秋……”
郝東秋是陳浩秋化名,而他在青幫中的諢號,便是“東爺”,身為結義兄弟的方不為自然一清二楚。
陳浩秋嘴裏的這個三爺同,就是從陳浩秋,趙世銳,這裏論下來的。
聽到陳浩秋的聲音,方不為就像是被凍住了一樣。
如同一台生鏽的機器的一樣,方不為一點點的轉過了脖子。
就是陳浩秋,還有陳公樹……
這兩個王八蛋是從哪裏冒出來的?
這三艘還沒開到蘇州河口的時候,方不為就觀察過了。
三艘船上二十來號青幫門徒,就沒一個他認識的。
而那會在陳浩秋和陳公樹正蹲在米包後麵,盯著一隻雞和一壇酒鬥嘴呢,方不為根本沒看到。
不行,不能一點反應都沒有,不然陳浩秋就更加確定了。
方不為想不通,連肖在明都認不出自己來,陳浩秋是怎麼把自己認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