挎著皮包,出了辦事處,方不為暗暗的鬆了一口氣。
不問來曆就好。
照貓畫虎,方不為又去了其他幾家外資銀行的兌換處,但他刻意避開了德意誌銀行。
他還想著去兌換那張存單。
價格相差不大。方不為算了一下,如果隻在一家兌換的話,價格還能再高一些。
但數目太大,他實在是不敢集中在一家兌換。
最後的三十根金條交給陶買辦之後,方不為皮包裏已經有了六萬五千美金。
五百兩黃金,也算是大客戶了,陶買辦臉上終於有了一絲熱情。
“先生手裏若是還有黃金,我這裏價格還能再提一些!”
金條自然是沒有了,方不為也不說破。
“本來是用來保命的,若不是應急,也不可能拿出來賣掉!”方不為臉上裝出一絲愁色,“若是事有不歹,自然還要麻煩陶兄!”
方不為慌稱家中出了變故,所以才拿黃金出來賣,以用來應急。
一場業務辦下來,兩個人已經開始稱兄道弟了。
“對了,我這裏還有一張存單,不知陶兄這裏能不能兌付!若是可以的話,也省得我再跑一趟。”方不為沉吟了一下後,拿出了那張德意誌銀行的存單。
陶買辦接了過去,掃了一眼後說道:“若是我們自家的存單,自然可以兌付,其它銀行的就不行了!”
說著又把存單還給了方不為:“也不遠,過一條街就是!”
方不為收起了存單,狀似不經意的說道:“這錢是家父存的,但他正好外出,也不知道我去了能不能兌得出來?”
“我正準備提醒您,若是不準備兌付的話,存單一定要收好了。憑單支取,誰拿到都可以去兌付……”陶買辦說道。
這樣最好!方不為暗暗的想道。
離開渣打銀行的辦事處,方不為直接去了德意誌銀行的辦事處。
當方不為拿出那張存單時,華人職員直接叫來了德國管事。
方不為不動聲色的看著,應該是數額太大了,華人職員權限不夠。
果然,來了一位德國管事,他先是打電話到上海分行確認了一遍,又拿著放大鏡,辯認著存單上麵的印簽。
足足看了好幾分鍾,德國管事點了點頭,讓華人職員直接兌換。
兌完了存單,方不為一身輕鬆。如果他願意,拿這些錢可以在南京最繁華的地段買一幢大樓,可以在北平買上五六座前清的親王府,在上海……
算了,不想了。
方不為壓抑住興奮,皮包挎在胸前,叫過了一輛黃包車。然後方不為又告訴車夫,去和水金行。
財發了,正事也得幹。
日本人的金條全出自這一家金行。而且數目還這麼大,方不為有些懷疑,這家銀行是不是和日本人有關係,所以他留了個心眼。
剛才離開德意誌銀行辦事處的時候,方不為特意問過,問他們這裏能不能買到金條,職員告訴他可以。一兩四十美金,而且限額,單人單日限購一百兩。
那日本人藏在密室的兩千兩黃金是怎麼來的。而且還是同一家金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