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年前會議(1 / 2)

石頭村,這是一個誰都不知道無名小村子,它就像華夏國千千萬萬的小村子一樣,靜靜地坐落在西北邊陲的大漠戈壁之上,飽受著西部特有的風沙、高溫、幹旱等極端氣候的侵蝕。

但是,數百年過去了,這個小村子並沒有被大漠戈壁創造出來的各種殘酷折磨所擊敗。

隻是,村子裏的人變得越發的變少了。

隨著時間的流逝,曾經屹立在華夏絲綢之路上的石頭村,如今卻是一片荒涼,破敗矮小的土屋,隨時都有可能被大漠戈壁上強烈的大風給吹倒,讓人看了都心驚膽戰,更別說進去住一晚上。

八間破敗矮小的土坯屋,遠遠地看上去是那麼的不堪一擊,周圍已經荒廢了很久的殘垣斷壁,默默地訴說著這個叫做石頭村的小村子曾經也是異常的熱鬧非凡,隻是現在它被大漠的風沙給折磨的奄奄一息了。

每年,政fu都要派人來這個地方進行搬遷動員,畢竟石頭村周圍已經全部被沙漠侵占,以前僅有的一些蓋著薄薄一層黃土的耕地早已經變成了曆史,留在了一張張發黃的照片之中。

但是最近幾年,那些被政*府派來進行搬遷動員勸說的官*員們,隻是象征性的走到僅剩的、決意不肯搬走的八家家中,像以前一樣,說幾句動員的話,扔下幾張蓋著大紅章子的紅頭文件以及搬遷政策,然後迫不及待的鑽進大越野車中,隨著大越野車強大的轟鳴聲卷起的塵沙,消失在大漠之中。

風,依舊吹著。

沙,依舊侵略著。

隻是,人們依舊堅強地生活著。

沒有了耕地,大家便將農具束之高閣,然後靠著省吃儉用存下來的幾個錢,坐上村裏唯一一輛機動車——拖拉機,迎著風沙行駛一百九十二公裏,來到距離石頭村最近的一個鎮子洪山鎮,用手中積攢下來的錢買回了六隻羊。

幾年過去了,不肯搬走的八家硬是靠著起初買回來的六隻羊,逐漸的將羊群擴展到了三百多隻,每天,他們每家安排一人輪流放羊,然後進行統一圈養。

三百多隻羊,是這八家人辛勤努力的勞動結晶。

三百多隻羊,也是這八家人最大的希望。

2004年1月,距離過年還有整整一個月,八家所有人圍坐在村裏長者趙九爺家中,商量著如何度過春節,畢竟五年前的六隻羊現在已經擴展到了三百六十一隻,這五年來,大家一直省吃儉用,寧可餓著肚子,也不願意宰殺一隻羊解決溫飽。

趙九爺,原名趙天壽,趙氏家族中排行老九,今年已經八十六歲了,膝下有一兒一女,女兒嫁到了鎮子上,開著一家商店,生活還算不錯,兒子則選擇了留在他身邊。

雖然兒子趙元德也已經到了垂暮之年,但是好在孫子趙啟蒙現在已經長大成人,而且還成了家,並生有一個六歲的男孩,難得可貴的是,孫子趙啟蒙和他父親趙元德一樣,選擇留在了日漸荒涼的石頭村。

整個屋子裏靜悄悄的,大家都將目光投向了坐在熱炕上的趙九爺。

八家人,說多不多,說少不少,大大小小加起來了也有三十幾口人,而且將趙九爺的家擠得是水泄不通。

老人們圍坐在炕頭,男子們則站在屋子裏,女人和孩子們站在外屋,畢竟這是男人們之間的事,她們女人說不上話,但是幾個上了歲數的老太太們則被請進內屋,坐在幾張椅子上。

“九爺,現在天氣變得越來越冷了,如果再不做決定的話,不說大雪封路,就是人家收羊的人估計都已經回家準備過年了。”

說話的是一位留著山羊胡子的老人,他每說一句話,都要狠狠的吸一口手中的旱煙,然後舒舒服服的吐一個煙圈。